科學家(06)喬治·勒梅特神父

「於我而言,科學和宗教信仰,在探索追求真理的道路上,缺一不可。」

喬治·勒梅特除了是一位比利時神父外,也是一位宇宙學家,更被譽為大爆炸理論之父。他的研究建立了宇宙是始於某一特定時間點的一個單一粒子的爆炸,而宇宙至今仍在持續擴張的假說及數學模型。這一突破性的想法是他於1931年提出,當時許多天文學家仍對其概念持懷疑態度,但現在已是對宇宙起源學說的重要基礎。

喬治·勒梅特於1894年出生於比利時的沙勒羅瓦。他對數學和神學的學習因第一次世界大戰而中斷,戰爭期間他擔任炮兵軍官,表現英勇獲得十字勳章。戰後,他於1919年重返魯汶天主教大學,學習數學和力學,拿到數學博士。1920年,勒梅特進入梅赫倫的修院學習神學,決定獻身教會,1923年被任命為神父。他又獲比利時政府獎學金,在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的天文學家亞瑟·愛丁頓的指導下學習,愛丁頓稱讚他才華橫溢,數學能力出眾,推薦他到美國深造。勒梅特於1927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1925年,勒梅特已開始在魯汶天主教大學任講師,1927年因獲博士學位而升任教授。當年他在比利時發表了一篇論文,為擴張宇宙的廣義相對論方程提供了解決方案。儘管這項工作最初未受到關注,但在埃德溫·哈伯的觀測支持宇宙擴張的想法後,它獲得了認可。1931年,勒梅特提出宇宙起源於一個“原始原子”,即一個單一粒子的爆炸,導致了宇宙的擴張。勒梅特認為,如果宇宙在擴張,那麼它在過去一定更小,回溯時間應該會導致一個所有物質都集中在極其密集狀態的時期。這一概念奠定了現代大爆炸宇宙學的基礎。

儘管有宗教背景,勒梅特堅持將他的科學理論與信仰明確區分開來。他除強調大爆炸理論並不與宗教信仰相衝突。當教宗庇護十二世暗示大爆炸理論證實了天主教信仰時,勒梅特巧妙地將兩者分開,強調該理論完全不涉及任何形而上學或宗教問題。

他一直都是科學界的先知,包括提倡用電腦解決天體物理問題。他提出的宇宙爆炸誕生的想法由包括喬治·伽莫夫在內的其他宇宙學家進一步發展,形成了現代大爆炸理論。1964年,阿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發現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為大爆炸理論提供了有力證據,證實了勒梅特的想法。儘管勒梅特未能獲得諾貝爾獎,但他的科學貢獻最終得到了認可,哈勃定律在2018年被更名為哈勃-勒梅特定律,以表彰他在宇宙學發展中的關鍵作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