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恐阻礙歐洲化學產業復甦


歐洲化學製造商正面臨嚴峻挑戰,美國進口關稅擾亂了全球貿易,導致客戶延遲下單,使得該產業在歷經 2022 年能源危機後,復甦之路更加艱難。化學產業作為歐盟第四大出口產業,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便因生產成本高漲、關鍵產業需求減少而陷入困境。

儘管產業龍頭如巴斯夫(BASF)、步朗德(Brenntag)與朗盛(Lanxess),因為在美國市場有強大佈局,部分避開了直接的關稅衝擊,但仍難逃客戶下單趨於保守的影響。客戶延後下單,迫使這些企業在近幾週陸續調整或下修年度預期。同時,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與美元走弱的情況下,客戶減少庫存的策略也進一步打擊了公司營運。

歐洲化工產業約有三分之一的營收來自海外市場,金額高達約 2240 億歐元,且多數歐洲企業在主要市場(包含中國)都有大型營運據點。雖然歐洲化學製造商普遍期待需求能在年底前回穩,但較小型企業的處境更為艱難。例如,霍本油脂化學品公司(Hobum Oleochemicals)就因一位潛在客戶突然取消了原本可以讓營收倍增、並彌補歐洲汽車產業衰弱所帶來的缺口的大額訂單,而蒙受了巨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