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打造「國際歌唱大賽」,文化版圖擴及亞非拉美與美國


由克里姆林宮支持的「國際歌唱大賽」(Intervision),將於2025年回歸,這場被視為「歐洲歌唱大賽」(Eurovision Song Contest)勁敵的盛事,是普丁(Putin)為在入侵烏克蘭期間,能持續推廣軟實力並建立文化關係而重啟。

本屆賽事將有來自亞洲、非洲、中東、拉丁美洲以及美國等23個國家參賽,象徵莫斯科的外交影響力。參賽者將表演融入現代元素的傳統歌曲,活動也強調各國文化,並結合俄羅斯式的熱情款待與俄式茶炊等象徵性儀式。

然而,烏克蘭方面批評「國際歌唱大賽」是一項政治宣傳工具,企圖轉移外界對烏俄戰爭的注意力。與「歐洲歌唱大賽」不同的是,這場比賽沒有公眾投票,而是由每個參賽國的評審團來決定結果。針對其投票方式,俄羅斯電視台的評論員亞娜·喬里科娃(Yana Churikova)表示,這是「由一位非常著名的科學家和數學家專為『國際歌唱大賽』發明的」。

儘管部分藝術家對此賽事表達熱情,但也有人對其背後的政治意圖保持謹慎。從歷史來看,「國際歌唱大賽」反映了冷戰時期的文化競爭,而如今,它在西方制裁和持續衝突之下,意在重新確立俄羅斯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