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美國設置了高額港口費,試圖削弱中國在海運領域的主導地位,但全球航運公司向中國船廠下單的趨勢依舊強勁,並未卻步。
根據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報告,在2025年的前八個月,按噸位計算,中國船廠已取得全球新船訂單的53%。美國收取港口費是期望能夠廣泛推動造船業回流、對抗中國海軍實力的一環,然而CSIS指出,多數航運公司仍照常營運,進而削弱了美國政策的效果。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規定,自10月14日新規上路後,大型船舶首次進入美國港口時需繳納最高達100萬美元的費用。
事實上,在2024年,由於許多船東急於在新規上路前先搶下合約,導致中國製新船的全球市佔率一度飆升至73%。全球最大貨櫃船營運商地中海航運(MSC)自新規公告後,已向中國訂購12艘船;此外,MSC、赫伯羅德(Hapag-Lloyd)、快桅航運(Maersk)、達飛海運(CMA CGM)等公司則已將中國船舶移出美國航線,以避免支付高額費用。
美國試圖振興本土造船業卻面臨巨大挑戰,船廠的產能依舊嚴重不足,去年僅生產了不到10艘商船,與中國一年超過1,000艘商船的產能形成了強烈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