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離印度選舉的日子越來越近,一些寶萊塢電影透過擁抱印度教民族主義來宣揚納倫德拉·莫迪政權。


新德里(美聯社)-電影預告從由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所戴的那副極具代表性的眼鏡輪廓開始,聖雄甘地這位領導者在1947幫忙印度從英國殖民主義下贏回了印度獨立。隨著一首聖雄甘地所喜歡的禱告歌當背景,眼鏡輪廓逐漸變成像形似他的臉。

接著,喧鬧的節奏落下,緊隨即後的是嘻哈音樂。這張臉終於被接露,不是聖雄甘地,是由一位演員飾演的Vinayak Damodar Savarkar,Savarkar是印度獨立領袖-甘地思想體系上的勁敵,也被認為是印度教民族主義(指印度次大陸上一種支持本土精神和文化傳統印度教的社會和政治思潮。)的源頭。

這正是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 (印度政治人物,現任第14任印度總理,也是第一位在印度共和國建國後出生的總理。)所採用的意識形態,用來鞏固他的權勢。他的執政黨正奮力嘗試把印度這世俗國家(世俗國家是指一些對於宗教事務持中立的國家,與之相對的是宗教國家。)變成一個印度教的國家。

備註: 在某些世俗國家中,有在比例上相當多的人信奉同一種宗教(如土耳其);而某些則有很大的宗教多元性(如印度)。有些國家在建國時已自我定位為世俗國家、但仍相當多的人信奉一種宗教(如菲律賓),也有些是經過世俗化才成為世俗國家(如法國),還有不少在法律上實行政教分離、但保持國教(如馬來西亞)。

這部在二十世紀初所拍攝,內容為印度教民族主義意識形態的頌揚紀錄片

《Swatantra Veer Savarkar》(或譯《獨立戰士Savarkar》)-將在週五上映印度各大電影院,而這電影的上映時間,離印度全國大選不過數週時間。這次的大選結果會左右印度未來五年的政治方向(印度總理每屆任期5年)。這部電影與一連串即將上映的寶萊塢電影時程重疊。這系列的寶萊塢電影議題奠基於造成對立的議題,議題不是宣傳莫迪政府的政治議程,就是狠狠批評莫迪政府的反對者們。

分析家表示把流行的電影業當成競選工具,好來推廣印度教民族主義,這行為助長了分裂性敘事,有可能會加重印度已廣泛存在的政治和宗教裂痕。

身為影評人與寶萊塢電影劇本作家的Raja Sen表示,電影以前象徵著民族主義電影與推廣促進國家整合的綜合體。

Sen繼續說道:「但這現象似乎快速在變化,讓人害怕的部分是這些電影已被接受了。這現象真的相當可怕。」

寶萊塢已統一印度超過一個世紀,印度有著宗教、種姓制度和政治分歧。這是個罕見的產業,在這產業中,宗教對電影製作人和演員的成功影響程度是最小的。寶萊塢電影同時也捍衛政治多樣化和宗教和諧。

但是,這樣的文化似受到了威脅。

在莫迪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政府的帶領下,許多電影製作人拍攝了過去的印度教國王的電影,讚揚他們的英勇行為。這類賦予印度軍隊精神,喧鬧的與令人感到緊張刺激的的電影已是票房上的常勝軍。稱頌印度教民族主義者的政治劇和傳記片早已司空見慣。

在大多數的這類電影裡頭,常見的壞蛋都是中世紀的穆斯林統治者、左翼分子(1.主要是指支持平等原則和平等主義的政治意識形態。左派的支持者多認為社會存在不合理的不公平,且這類現象需要被減少或消除。左派通常與捍衛階級和傳統的右派相對。2.左派亦指進步主義,甚至是革命,與反動和保守勢力持相反政治取向。)或反對派領導人、自由思想家或權利運動者,以及鄰國巴基斯坦,印度的主要敵手。

這部Savarkar的傳記片象徵著更普遍的趨勢,Savarkar提倡印變成一個印度教國家的未來。

另外兩部即將上映的電影聲稱劇情揭露了2002年古吉拉特邦西部的火車火災的陰謀,這場列車火災引起了印度最嚴重的反穆斯林暴動之一。在暴動中喪生的人數超過一千(其中大部分是穆斯林)。這是莫迪政治生涯中極具爭議的一樁事件,因為他當時是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長。

備註: 2002年2月27日一列在高德拉的火車被燒毀,造成58名從阿約提亞返回的印度教朝聖者死亡。印度教徒認為穆斯林是幕後黑手,於是對穆斯林展開了屠殺。在最初的騷亂事件之後,艾哈邁達巴德又爆發了三個月的暴力事件,在全邦範圍內針對古吉拉特邦穆斯林少數民族的暴力事件暴增。

另一部電影則是聲稱劇情揭露了首都新德里一間大學的「反國家議程」。這部電影大致上以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為原型(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是印度的一家公立大學,位於其首都新德里。在2012年,印度國家評估和評審局給予該大學3.9/4的評分,為全國所有大學中最高者。),該大學是印度名列前茅的自由主義機構之一,已成為印度教民族主義者和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領導者的目標。過去很多主題類似的電影都取得了票房上的勝利。莫迪的政黨經常公開支持他們,雖然有人批評莫迪政府打壓不同意見。

莫迪在2月時讚揚了《第370條》,這部電影慶祝了莫迪政府在2019年剝奪印度控制喀什米爾特殊地位和國家地位的有爭議的決定。部分影評家表示這部電影「與事實不符」,是一部偏袒政府的「幾乎連掩飾都不掩飾的宣傳片。」。

《喀拉拉故事》是部印地語電影,該片在2023年票房收入排名第九,劇情描繪來自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基督教女孩和印度教女孩被引誘加入伊斯蘭國,劇情受到各界抨擊。在反對黨統治的兩個州,這部電影是被封殺的,反對黨表示這部電影仇視穆斯林,會破壞宗教和諧。

與此同時,至少有三個莫迪政權統治下的州印製了這部電影的免稅門票,並大量的放映這部電影。莫迪在一次州選舉的集會上支持觀賞這部電影。

《喀拉拉故事》的導演Sudipto Sen表示,這部電影透過一個人類故事顯示出「宗教基本教義派與恐怖主義之間的聯繫」,但電影並沒有詆毀穆斯林。

備註: 基本教義派: 也稱「原教旨主義」、「原理主義」、「基要主義」、「基要派」,是指某些宗教群體試圖回歸其原初的信仰的運動,或指某些群體嚴格遵守基本意識形態、理論體系或原理的立場。他們認為這些宗教內部在近代出現的自由主義神學使其信仰世俗化、偏離了其信仰的本質,因而作出回應。

Sudipto Sen說:「你不能忽視這些電影中的感性訴求。事實上,每個州政府都應該支持這些電影。」

Sudipto Sen的另一部電影將在3/15上映,這部電影從印度中部叢林中的毛派叛亂取材。除了叛亂者之外,電影中的主要反派角色是維權運動家和左派知識分子。一位評論家稱之為「長達兩個小時對共產主義的抨擊。」

雖然這類型電影受到了印度右翼的大力讚許,但其他寶萊塢電影已成為了印度教民族主義者的標靶。

補充: 右翼

1.右翼又稱右翼,右派的支持者一般會採取各種保守的政治立場,並且傾向於維護現有社會秩序及社會階層,並認為其正常、自然且不可避免,且通常因相關的自然法、經濟學或是傳統支持自己的立場。

2.右派通常認為社會階層及不平等是傳統社會差異或市場經濟下競爭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右翼團體常常威脅說要阻止一些他們認為冒犯到印度教的電影上映。印度教活動者常常在社群媒體上呼籲抵制這類電影。

一些在印度限制性益發嚴峻的政治環境中的電影製作人表示,他們正在訴諸自我審查。

Onir說: 「像我這樣的人感覺到無能為力。」Onir是一位僅用一個名字獲得國家獎的電影製作人。

Onir製作出了廣受稱讚的電影,強調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們的權利。2022年,Onir想拍一部電影。靈感啟發自一位前印度軍隊少校在爭議中的喀什米爾地區墜入情網,該地區武裝反叛分子長期以來一直在與印度統治爭奪獨立或與巴基斯坦合併的鬥爭中。製片人表示,這部電影的劇本被印度國防部拒絕,因為這部電影「扭曲了印度軍方的形象」。

Onir說:「看看現在上映的電影。任何電影,只要敘事違背政府,就會被扣上反國家電影的帽子。沒有公平的理由。事實上,現在充斥著一股恐懼的氛圍。」

Onir指出,兩極化的電影占了最近上映電影的大部分,而重心在歧視少數民族人士的電影則面臨難題,但這類電影卻往往會賺大錢,這表明人們對此類內容的興趣。

有人說,有爭議的電影興起,這反映了電影製作人的投機主義。

備註: 投機主義: 投機主義或機會主義是一種有意識的策略或是行為,通過利用形勢來自利肥己——常常不關心規則,不關心他人的處境。

評論家兼電影編劇的Raja Sen說:「這是通往成功之路的想法已散布到寶萊塢。」

Raja Sen說,這類電影產生的「異音」很有商業意識,雖然它們在電影中相當「WhatsApp轉寄」,這指的是在社交資訊平臺上傳播的錯誤資訊和宣傳。

Raja Sen說:「印度電影界需要一場藝術的叛亂。我希望我們開始看到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