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克服健康狀況,現身主持復活節彌撒且懇求加薩和烏克蘭能迎來和平。


羅馬(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從纏身長達一個冬季之久的呼吸系統問題中復原,在禮拜日時帶領約六萬人參加復活節慶祝活動,強烈地懇求加薩停火,且俄羅斯和烏克蘭互相交換犯人。

教宗方濟各在鮮花裝飾的聖彼得廣場主持了復活節禮拜日彌撒,然後在他的一年一次的全球危機綜合報導中祈求和平。加薩地區的人民(包括那裡的小型基督教社區在內),一直是教宗方濟各持續關注的焦點,因於戰爭的緣故,今年聖地的復活節總體而言,是一件嚴肅的事情。

備註: 聖地(聖地是在約旦河與地中海之間的一個區域,包括約旦河的東岸。猶太人、基督徒、穆斯林均以此處為神聖之地。)

教宗方濟各在能俯瞰廣場的涼廊上說道:「和平從不是用武器可以達成的,而是要用伸出的雙手和開放的心。」

備註: 涼廊:涼廊是義大利的建築形式,指在建築立面的外側修建走廊,走廊一側有柱子。有時涼廊也被用來代替門廊。)

儘管教宗方濟各在數個小時前慶祝了兩個半小時的復活節守夜禮(基督宗教於逾越節三日慶典中,於復活主日前夜或天亮前所行的禮儀。),但他出現時看起來的狀態很不錯。這位教宗在年輕時切除了一隻肺的一部分,整個冬季教宗都在與呼吸系統問題奮戰,所以教宗不能保證能全程參加復活節儀式,特別是在教宗跳過傳統的耶穌受難日遊行之後的時間點。

備註: Good Friday耶穌受難日

「耶穌受難日」的英文名稱「Good Friday」歷史起源於13世紀,「好」一詞意為「聖潔」。

本來是「聖星期五」,但是隨著「好」這個詞的含義改變,基督徒認為沒有其他理由更改名字。如果有的話,這個名字就更適合描述假期的合理性了。因為沒有一天比救主為人們的罪而死的那一天更恰當。在衪的受死中,神的愛得到了彰顯,耶穌得了榮耀,神對人們的憤怒止息了,人們的罪孽得了償還,人們被贖回,撒旦和他的工作被擊敗了…慶祝人們的主受死救贖的那一天。

但有跡象表明,這位87歲的教宗感覺還不錯,教宗在彌撒後開著教宗座駕在廣場上繞了幾圈,向祝福者們打招呼。

備註: 教宗座駕(教宗座駕是指教宗在戶外公共場合乘坐而特別設計的機動車,但並非正式名稱。教宗座駕被設計為能允許教宗在歡迎成千上萬人時更容易被看見。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首次以教宗身份訪問波蘭時,首次為了歡迎人群使用了改裝的卡車,此後就有了許多不同式樣的教宗座駕。一些教宗座駕是敞篷的,而另一些則有防彈玻璃包圍著教宗。)

梵蒂岡表示,大約有六萬人參加了彌撒,更多民眾聚在通往廣場的協和大道上。儀式開始時,一陣強風吹倒了離教宗幾英尺遠的聖壇上的一座大宗教聖像,引座員很快扶起了聖像。

復活節彌撒是禮拜儀式行事曆上最重要的日子之一,慶祝的信徒們認為耶穌在被釘在十字架後又復活。彌撒先於《致全城與全球》(教宗在特定時節對全羅馬城和全世界的文告。)祝福,教宗傳統上會在祝福中,長篇的羅列出讓人類苦惱的各種威脅。

備註: 協和大道(義大利首都羅馬的一條街道,長約500米。它西到聖伯多祿廣場,東到台伯河西岸的聖天使城堡,是進入廣場的主要路線。)

教宗方濟各說,今年他特別想到了烏克蘭和加薩的人民,和所有面對戰爭的人民,特別是那些「忘了如何微笑」的孩童。

教宗方濟各說:「在呼籲尊重國際法原則的同時,我希望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全面交換所有囚犯,這一切是都是為了所有人!」

教宗方濟各呼籲「迅速的」釋放10/7從以色列帶走的囚犯,立即在加薩停火,並向巴勒斯坦人提供人道救援。

教宗方濟各在一次演講中,談到海地人、羅興亞人和人口非法買賣受害者的困境的時候說道:「讓我們不要讓當前的戰爭繼續對平民產生嚴重的後果,至今為止,這種影響已經到了極限,尤其是對孩童。」

教宗方濟各在過去的幾個禮拜,通常會避免發表長篇演講,好避免呼吸緊張。他在上禮拜放棄了棕枝主日佈道,並在最後一刻決定待在家裡,不參加圓形競技場的耶穌受難日遊行。

備註: 棕枝主日,公教稱聖枝主日,亦稱棕樹主日或基督苦難主日,正教稱柳絨節,是主復活日前的主日,標誌著聖週的開始,為羅馬公教、正教會、聖公宗、信義宗等各派慶祝的節日。

據《福音書》記載,主耶穌基督於此日騎驢入耶路撒冷,受到民眾手持棕櫚樹枝、歡呼和散那,如迎君王般的禮遇。

梵蒂岡在一份簡要說明中表示,做出這個決定是為了「保護教宗的健康。」

這個決定顯然有了好結果,因為教宗方濟各能夠背誦禮拜六晚上漫長的復活節守夜儀式的禱文,包括幫八位新天主教徒主持洗禮和初次聖餐的聖禮,並主持復活節週日彌撒和發表演說。

備註1: 洗禮:又稱聖洗聖事、施洗、受洗,全身浸入水中的稱為浸禮、受浸,是一宗教儀式,現普遍指基督教的傳統儀式。據聖經記載,施洗約翰曾為耶穌施洗,而這亦是耶穌吩咐的使命。

備註2: 初次聖餐: 教傳統中的一種儀式,在此儀式上,教堂的某個人首先接受聖餐禮。它在天主教,路德教會和英國國教聖公會等拉丁教會傳統的許多地方最為常見。在慶祝初次聖餐儀式的教堂中,除了洗禮或確認儀式之外,它通常發生在7到13歲之間,通常是一種成年禮。

查理斯國王在溫莎(英國伯克郡的一個小鎮)迎接人群。

教宗方濟各並不是唯一一位僅出席復活節就提供了穩定和正常的使人安心的跡象的領導人。

在英國,國王查理三世與女王,和其他王室成員一起在溫莎城堡參加復活節儀式,這是他自上個月被診斷出罹癌以來最重要的一次公開活動。

當國王查理三世走進聖喬治教堂時,他向觀眾愉快地揮手致意,然後在儀式結束後與支持者們握手致意。查理三世跟支持者們說:「你們真勇敢,如此寒冷的天氣,還能不畏寒冷出現在這裡。」

耶路撒冷悶悶不樂的慶祝活動。

但耶路撒冷的情况很不尋常,那裡的聖墓教堂舉行了復活節彌撒。在以色列—哈瑪斯戰爭在加薩發生的時候,只有幾十名信徒參與了儀式。

備註: 聖墓教堂: 正教稱之為「復活教堂」,是耶路撒冷舊城內的一所基督教教堂。

當地的許多基督徒認為,教堂的基址即是《新約聖經》中描述的基督耶穌被釘死的地方,即各各他的所在之處,而且據說耶穌的聖墓也在其中,他們因而對此地頂禮膜拜。從西元4世紀開始,教堂即已成為一處朝聖的重要目的地。

基督徒認為古老城市的中世紀教堂是耶穌被釘上十字架、被埋葬和復活的聖地。

在過去的幾年間,教堂裡擠滿了做禮拜的人和遊客。但加薩的殘忍衝突至今已邁入第六個月,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領土上的旅遊業和朝聖活動大幅衰退。

來自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基督徒也在古老城市的街上銷聲匿跡,他們通常會聚集到這城市過復活節。自衝突突然發生以來,來自以色列佔領區的巴勒斯坦禮拜者需要特別許可,才能通過檢查站進入耶路撒冷。

加薩戰爭投下了長長的陰影。

在加薩的局勢更加慘淡。只有幾十名巴勒斯坦基督徒在加薩的聖家堂慶祝復活節彌撒,但其實沒有什麼好慶祝的。

來自加薩市的基督徒Winnie Tarazi說:「這復活節與往常地截然不同,因為我們家園、財產、孩子和所有的一切都被奪走了。我們在逃難的人、被留下的人和被擊倒的人中失去了家人。」

約旦河西岸的伯利恆也是耶穌的傳統出生地,而慶祝的氣氛也好不到哪裡去,只有幾十人參加了耶穌誕生教堂的彌撒。

備註: 伯利恆: 伯利恆,舊名以法他,是一座位於巴勒斯坦西岸地區的城市,座落在耶路撒冷以南10公里處,人口約3萬人。該城是伯利恆省的首府,也是當地文化和旅遊業的中心。 對於基督教而言,伯利恆是耶穌的出生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現基督徒團體的地方之一。

加薩的困境也是紐約的擔憂,警方在禮拜六逮捕了三名擾亂者,他們擾亂曼哈頓聖巴特里爵主教座堂中復活節前夕的守夜彌撒。警方表示,擾亂者們在祭壇上舉著寫有「沉默等於死亡」的條幅,在被護送出去時還大喊:「解放巴勒斯坦!」

決心留下來的伊拉克基督徒

十年前伊斯蘭國組織在伊拉克的尼尼微平原大開殺戒,且讓數千名伊拉克少數民族流離失所,數百人會在這個從耶穌時代以來就有基督徒存在的地區慶祝復活節。伊拉克的基督教社區曾經有一百五十萬人,現在最多也只有幾十萬人,但他們在復活節成群結隊地出現。

在卡拉克斯(伊拉克尼尼微省的一個亞述城市)的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參加復活節彌撒的Nassar Mubarak說: 「我們絕對會堅守這塊土地,直到最後一刻,並希望能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