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搶綠能科技需要的礦,卻加劇與當地的衝突


這是一個發生今年初在阿根廷北部的事情,Ai Qing在 被 人們生氣的呼喊聲給吵醒,她在宿舍裡透過窗戶看到阿根廷的工人們包圍他們宿舍,並用燃燒的輪胎堵住路口。

Ai Qing說:「這超級可怕,我都可以看到天空因燃燒的輪胎而亮起來了。」她在一家中國公司工作,這家公司專門從安地斯山脈的鹽床提煉鋰,而鋰是電池的材料。

這場抗議,是因為中國公司解僱了阿根廷的員工,而導致其與當地社群的衝突發生,這也說明了一個現象,那就是中國已經主導著對綠能重要的礦產開採的過程了,規模不斷擴大。

十年前,一家中國公司買了下第一筆鋰開採計畫的股份,範圍從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這些國家,剛好形成三角地帶。 他們都擁有世上最多的鋰儲量。

後續就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進駐開發,根據統計,目前鋰開發的股權中,中國公司大約佔了33%。 當隨著不斷擴大開發規模,他們也面臨許多濫採的指控。

對Ai Qing來說,這個抗議是警鐘,她只不過是在另一個國度期望過上一個平靜的生活,卻因為會西語,來到這。

Ai Qing表示:「除了語言不同外,我們從另一些層面想看看,或許許多公司的管理層認為當地人工作懶散,太依賴公會,而當地人只覺得中國人來這裡就是剝削呢?」

目前至少有62個採礦計畫是由中資投入的,要採鋰、鈷、鎳、錳等稀有元素,但是他們都是要來製作鋰電池、電動車甚至是太陽能板的材料,目前中國將稀有元素當作是外企發展的主軸,有一些投入的計畫讓中國公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礦開採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