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在華盛頓的布魯金斯學會發表對經濟的評論 2024 12月10號


美國和中國週五續簽了一項科學合作協議,美國國務院說到,這次因為有「國家安全護欄條款」,儘管共和黨人表示反對,認為這項決定應該保留到川普政府上台再決定。

45 年來,具指標性的中美科學技術協議(STA)已在一系列科學領域合作,為機構交流建立了架構並且並使美國連結中國在預測地震、天氣和地震等領域有用的數據。

但這項協議自 1979 年首次簽訂以來,大約每五年會更新一次,該協議今年失效,因為擔心中國經常未能維護智慧財產權條款或是數據交流上的相互性。

即使是支持續簽該協議的美國分析家也表示,要從根本更改協議以保護美國的創新性,因為現在中國也已是科學強國。

新協議是在總統當選人唐納川普1 月20 日就職典禮前幾週簽署的,美國國務院表示,新協議的範圍比之前的協議要窄得多並只涵蓋基礎的研究,不涉及兩國競爭關係下的關鍵或緊急技術。

美國國務院一名高級官員在詳細介紹 STA 的電話會議中對記者表示「在我們去年就此事進行談判時,我們始終牢記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是我們的首要和引導性的考慮因素。」

這位官員表示「我們知道,未能延長 STA 也可能對科學合作領域產生寒蟬效應,而這確實對美國有利。」

在週四發出的信中,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共和黨主席John Moolenaar要求國務卿Antony Blinken立即從續簽協議的努力停止。路透社報導信中寫道:「在政府任期的最後幾天續簽 STA 顯然是企圖束縛即將上任的政府的手腳,剝奪他們退出協議或為美國人民談判達成更好協議的機會。」

該委員會的共和黨人帶頭要求國務院廢除任何新的安排,他們主要認為急著尋求重簽合約的中國將利用它來加強其軍事發展。中國外交部稱續簽五年是一項「重要措施」。

政府表示「這不僅將促進兩國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也將提升雙方應對全球共同挑戰、增進世界人民福祉的能力。」,根據該協議,國務院負責對其他機構提出的任何合作進行風險效益分析。

美國國務院官員表示,該協議包括加強有關研究人員安全和資料互惠的條款,以及任何一方不遵守協議條款時的爭議解決機制。儘管如此,這位官員認為美國仍然對其所擔心的中國保存數據的記錄以及「完全缺乏透明度」的科學工作感到擔憂。

美國國務院在簡報中表示,儘管今年該協議因續約談判正在進行而短暫失效,但該架構下的合作仍在繼續。美國國務院另一位高級官員表示:「當時任何正在進行的活動都沒有突然停止。」,他補充說,新協議包含一項「終止條款」,如果爭端無法解決,可以援引該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