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外交部長尚-諾埃爾·巴羅(Jean-Noel Barrot)表示,法國與中國在解決有關干邑白蘭地(Cognac)進口的貿易爭端方面正取得進展。該爭端源於中國對歐洲白蘭地(包括干邑)實施暫時性關稅,稅率介於30.6%至39%之間,作為對歐盟對中國電動車課徵關稅的回應。這些暫時性關稅是基於中國商務部對歐洲白蘭地傾銷的初步裁定,認為其對中國本地產業造成「重大損害」風險,因此進口商需向中國海關繳納相應保證金。
巴羅表示,中方已將調查結論的公布時間延後三個月,預計將於6月結束。這項延後暫時排除了立即實施永久性關稅的風險。他對此表示樂觀,強調雙方正逐步朝解決爭端的方向邁進。
由於中國是法國干邑白蘭地在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業界警告,若徵收永久性關稅落實,將衝擊約7萬個直接與間接就業機會、270間白蘭地公司以及4,400位葡萄種植業者。中國已對歐洲白蘭地、豬肉和乳製品展開一系列反傾銷調查,而白蘭地調查是第一個,主要針對法國干邑和類似烈酒(如雅文邑)的生產商。
巴羅強調,調查將於三個月內結束,屆時中國當局將根據結果作出決策。他也表示,雙方將持續合作,爭取盡快解決爭端,為未來合作打下穩固基礎。值得一提的是,法國總統馬克宏去年在習近平對法國進行國是訪問期間,曾贈送兩瓶干邑白蘭地作為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