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師大的教育政策小組說,十二%的學生不具基本學力。他們建議新政府將問題列入國安議題。有大批孩子程度嚴重落後,相信大家早就知道了。我負責的博幼基金會十三年前成立,專門搶救弱勢孩童,希望他們的程度可以超過基本學力。支持我們的人和企業也相當多,政府也知道這個問題,所以我很好奇,為什麼弱勢孩子的存在變成了新聞。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63) 搶救弱勢學習並非難事〉
教育專欄 (62) 大學只談錢而忘了傳授文明
最近因為少子化,很多大學注意何去何從的問題。很多人有種想法,如果學生都容易找到工作,這所大學就一定可以生存。這種想法沒有什麼不對,可是如果這種想法過於偏激,大學變成職業訓練所,這是相當危險的事。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62) 大學只談錢而忘了傳授文明〉
教育專欄 (61) 已經有偏遠地區的學校採用博幼基金會的教學方法
偏遠地區的國中校長常常會遇到一件令他們頭痛的事,他們所收到的學生常常會有跟不上的情況,尤其是數學和英文。就以英文來講,有一所國中的國一學生僅僅會英文字母的,占80%,連字母都寫不全的,占1%,其餘的也只會最簡單的一些英文。這所國中所有學生的數學程度,沒有超過小學五年級,其中80%僅僅到小學四年級的程度。所以我們可以想見這所國中老師的難處。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61) 已經有偏遠地區的學校採用博幼基金會的教學方法〉
教育專欄 (60) 任何人都可以教得不錯的
博幼基金會專門收功課不好的孩子,可是我們有一個堅強的觀念,那就是任何孩子都可以學得不錯的,我本人當然也作此想。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60) 任何人都可以教得不錯的〉
教育專欄 (59) 小花終於可以用拖把拖地了
我們一定會認為用拖把拖地是一件簡單的事,根本不必要教。大多數的孩子都是看到大人用拖把拖地,就也學會了。但也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如此的,在下面,我要介紹一個案例,一些非常有耐心和愛心的專家如何使一個成人學會用拖把拖地。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59) 小花終於可以用拖把拖地了〉
教育專欄 (58) 因材施教,用孔子的話翻轉教育
最近大家喜歡談翻轉教育,翻轉教育是什麼,各有各的說法,可是至少有個觀念是共同的,翻轉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還有個常見說法是,翻轉教育要能喚起師生對教育的熱情。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58) 因材施教,用孔子的話翻轉教育〉
教育專欄 (57) 那孩子說想進中研院想賺大錢
最近我和一位天真爛漫的小孩聊天,他說他將來要念生命科學,而且他要進中研院做事。他的理由使我啼笑皆非,因為他想賺錢。我又問他,還有一個單位也是專門研究生命科學的,那就是國家衛生研究院,他說他沒聽過。在他的腦中,中研院是唯一研究生命科學的地方,而且也是可以賺大錢的地方。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57) 那孩子說想進中研院想賺大錢〉
教育專欄 (56) 博幼基金會的數學教學影片
我們除了老師面授以外,還製作了217部數學教學影片。這些影片都可以在博幼的網站上看到,影片的全部資料如下: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56) 博幼基金會的數學教學影片〉
教育專欄 (55) 談人工智慧
最近我發現人工智慧是一個非常流行的玩意兒,這當然一定是因為Google下圍棋軟體的成功,用電腦來下棋,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我總記得我在美國唸書的時候,那已是50年前的事,當時一位在南加州的教授在柏克萊電機系演講,講的就是dynamic programming的學問,這個學問最容易懂的應用,就是用在寫下棋的程式裡面,當然後來我們也都知道,還有一個學問叫做branch and bound,有個這兩種學問就可以寫下棋的程式了,可是麻煩的是,我們的中央處理器(CPU)不夠快,記憶體不夠大,所以像圍棋這種棋,很少人會去想寫程式的。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55) 談人工智慧〉
教育專欄 (54) 對吳大猷院長的懷念
我曾經在中央研究院工作過,所以有機會見到吳大猷院長,我可以說吳大猷院長是我非常敬佩的學者,倒不是因為他的學問好,而是因為他的很多想法對我有極大的影響。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54) 對吳大猷院長的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