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大學教授已經很多年了,我注意到大學男生屬於白面書生的已經是非常少了,大多數男生都有很健康的膚色,可是比起在外面做工的工人來說,似乎我們的大學生仍然白得多了。 閱讀全文〈苦工〉
瓷娃娃
我在柏克萊念博士的時候,交到了一位美國好朋友,他叫約翰,我當時是單身漢,他已婚,太太非常和善,常找我到他家吃飯,我有請必到,變成他們家經常的座上客。 閱讀全文〈瓷娃娃〉
窮人陛下——從德蕾莎修女的一封謝函想起
今天早上,從電視新聞中得知,德蕾莎修女去世了,我不禁想起了最近的一件事。 閱讀全文〈窮人陛下——從德蕾莎修女的一封謝函想起〉
怎樣生就怎樣死
最近「生死學」似乎忽然變成了熱門話題,我也開始去閱讀了一些有關生死學的書,我發現這些長篇大論的書都不容易懂,裡面用了不少哲學味道濃的名詞。我常想,如果這本書我看不懂,一般人也大概不會看的懂。可是人人都要面對死亡,不應該是非常深奧的學問。 閱讀全文〈怎樣生就怎樣死〉
我所嚮往的副刊
報紙有副刊,是我國的特色,紐約時報也好,華盛頓郵報也好,都沒有副刊。據我所知,有很多人定某某報,不是為了這份報紙的社論,也不是為了這份報紙的新聞報導,而是為了這份報紙的副刊,我也知道,有很多人之所以不肯定某報,全然是為了討厭這份報紙的副刊。 閱讀全文〈我所嚮往的副刊〉
大江——遠藤周作的鉅作
我一直喜歡看遠藤周作的小說,這位聞名世界的日本作家,寫的小說都平易近人,沒有什麼看不懂的地方。 閱讀全文〈大江——遠藤周作的鉅作〉
善意的人權
八歲的孩子,應該是在唸書的,可是我在七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做工了,我們一家都在地毯廠工作,爸爸媽媽可以賺一點錢,我們孩子都只能賺三餐飯吃,沒有薪水。 閱讀全文〈善意的人權〉
五和一
我做心理醫生的時間已經很久了,也遇到過好多好奇奇怪怪的個案,可是這個案子卻真令我束手無策了。 閱讀全文〈五和一〉
我是我
回想起來,我的童年應該是比同年紀的德國孩子要舒服的多。 閱讀全文〈我是我〉
禁令
有一陣子,我深深地以為我的權力奇大無比,文革的時候,我是上海市的市長,任何事情,我都可以禁止,我禁止了絕大多數的電影,我也禁止了絕大多數的小說和書籍,電視和電台永遠都播放樣板節目。 閱讀全文〈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