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電影上常常看到過去希特勒崛起的時候,納粹主義者用非常可怕的手段對付猶太人,百般地侮辱他們。他們往往成群結隊地做這種事情,落單的猶太人會被他們整得很慘。沒有想到的是,德國又有了這種行為,這次他們主要的侮辱對象是穆斯林。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37) 德國的新納粹主義〉
國際觀專欄 (36) 1%的人的財富等於99%的人的財富
根據瑞士一家銀行所做的最新的調查報告,全世界1%的人的的財富就等於全世界其他99%的人的財富。要進入這1%的人,至少要有76萬美金的家產。如果你有7萬美金的家產,你就是全世界10%的有錢人。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36) 1%的人的財富等於99%的人的財富〉
國際觀專欄 (35) 昂貴的英國茶和廉價的印度茶工
我常常收到的禮物就是英國紅茶,有所謂的British breakfast tea,或是British afternoon tea。我知道英國根本不產茶,茶一定是來自亞洲的。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35) 昂貴的英國茶和廉價的印度茶工〉
國際觀專欄 (34) 人類有所謂的免於恐懼的自由嗎?
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羅斯福總統和英國的邱吉爾首相共同發表了一個宣言,宣言中宣示了著名的四大自由,其中有一個叫做免於恐懼的自由。對我們中文來講,自由的意思有點奇怪,比較好的解釋就是人類應該擁有免於恐懼的權利,也就是說,人類不該生活在恐懼之中。在當年,這種想法是衝著法西斯主義和日本的軍國主義而來的,因為的確這些思想帶給人類極大的恐怖。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34) 人類有所謂的免於恐懼的自由嗎?〉
國際觀專欄 (33) 穆斯林救助基督徒的故事
聖誕節快到了,如果我們常常注意國際媒體的話,恐怕都沒有心情唱平安夜,因為這個世界實在不平安,而最大的問題恐怕就是伊斯蘭教徒和西方國家中間的誤解和仇恨。對很多西方國家的人民而言,穆斯林根本就是恐怖份子。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33) 穆斯林救助基督徒的故事〉
國際觀專欄 (32) 不知他們為何恨,反恐越反越恐
所謂反恐戰爭,應該算是從二○○一年就開始了。當年的九一一攻擊,使得美國開始了反恐戰爭,不僅進攻了阿富汗,也進攻了伊拉克。反恐戰爭到今天已經十四年,伊斯蘭教激進分子卻對更多的國家都造成了嚴重的問題。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32) 不知他們為何恨,反恐越反越恐〉
國際觀專欄 (31) 北愛爾蘭恐怖份子的消滅
我們都注意到法國恐怖份子攻擊的事,法國政府對這次恐攻的反應是要採取強硬的手段,其中當然包括武力。法國總統正在考慮警察將所有有恐怖份子嫌疑的人都戴上電子手環,如此可以知道這些人的活動。建議者認為法國必須使一萬人戴上手環,這種做法實在使我覺得遺憾。反恐戰爭從2001年開始,今年是2015年,所採用的方法無非就是軍事和監視,可是恐怖份子好像愈來愈多,而且散播的地方也愈來愈廣。我們可以說,反恐反恐,愈來愈恐。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31) 北愛爾蘭恐怖份子的消滅〉
國際觀專欄 (30) 美國警察買鞋子給遊民
美國警察常常是新聞人物,每過一陣子國際媒體上就有美國警察的新聞,幾乎都是負面的,可是最近俄羅斯的一家電視台RT(Russia Today)卻登載了一篇令人感到溫馨的新聞。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30) 美國警察買鞋子給遊民〉
國際觀專攔 (29) 在紐約的一座聖公會教堂,鋼琴是為窮人而彈的
紐約有相當多的遊民,因此有很多的教會成立了所謂的湯廚房(soup kitchen),提供熱食給遊民享用。因為當初主要的食物是湯和麵包,所以這種單位就被稱為湯廚房。湯裡面永遠有足夠的肉和蔬菜,因此這種餐也應該是提供了足夠的營養。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攔 (29) 在紐約的一座聖公會教堂,鋼琴是為窮人而彈的〉
國際觀專欄 (28) 何謂時鐘男孩(clock boy)
最近如果各位看國際新聞,就會看到一個名詞叫做時鐘男孩,這是什麼典故呢?美國德州有一位中學生,對科學有興趣,他做了一個電子鐘,也帶到學校給他的一位老師看。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28) 何謂時鐘男孩(clock 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