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民國六十四年從美國回來的,在美國住了十三年,回到台灣,說實話,感到當時的台灣和美國差好多。那時候,從台北到新竹去報到,沒有高速公路,必須走省道,走了兩個多小時才到新竹。 閱讀全文〈經濟起飛——我們值得引以為傲的事〉
回流教育他們要有所準備
教育部主張回流教育,我絕對支持,對於因為某種原因而沒有能夠進入大學的人士,我們絕對應該幫助他們,使他們能夠完成進大學的願望。 閱讀全文〈回流教育他們要有所準備〉
大考分發,志願高低應取消
大學入學終於放榜了,最近我坐火車,或者乘飛機,隔座的旅客發現我是大學教授,紛紛問我大學考試填志願的問題。我這才發現,社會上對於所謂「大學聯合考試」的分發制度,相當地不瞭解。 閱讀全文〈大考分發,志願高低應取消〉
如何填志願?難念的系出路多領域太窄轉行難
大學指定科目考試今天登場,三天的考試很快就過去了,接下來考生和家長就要共同面對選填志願問題。對於絕大多數的考生和家長來說,選填志願的確是一件傷腦筋的事,提一些個人的意見。 閱讀全文〈如何填志願?難念的系出路多領域太窄轉行難〉
凍結大學人事,凍結競爭力?
日昨閱報,赫然發現政府決定凍結國立大學的人事經費,不再讓國立大學增加教師,我看了以後,心中難過之至。我已不再擔任任何大學的行政職務,只是一個陽春教授,也許有些國立大學校長不好意思投書報社,我卻認為我必須講點話了,因為這不是一件小事,這是一件攸關國家生死存亡的事。 閱讀全文〈凍結大學人事,凍結競爭力?〉
大學隨評鑑而進步?大學隨評比而流俗?
大學評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因為只有經過評鑑,才能使大學有所進步,確保高等教育的品質。遺憾的是:媒體所喜愛的不是詳盡而嚴謹的評鑑報告,而是各大學的評比。 閱讀全文〈大學隨評鑑而進步?大學隨評比而流俗?〉
消費主義氾濫人格滅頂
今天,我們從廣播裡聽到了大家都會難過的新聞,一位大學生涉嫌持刀搶劫,
尤其令我們吃驚的是這位大學生居然是法律系的學生。 閱讀全文〈消費主義氾濫人格滅頂〉
悲劇的原因是道德問題
最近大學校園內所發生的兇殺案,引起了教育界廣泛的注意,大多數的反應認為我們應該加強大學生有關感情方面的教育,我們應該讓同學們瞭解如何處理人際關係,我們更應該教同學們如何接受失敗等等。 閱讀全文〈悲劇的原因是道德問題〉
「辣妹畢業典禮」,大學生沒有校園神聖觀念
最近有一所大學畢業舞會時請了外面所謂的辣妹來表演,結果弄得大家窘不戡言,連平時非常溫和的曾志朗部長,都表示了不滿。我無意在這譴責年青人,但我認為我們的大學校園出現這種事情,絕非偶然,我們不妨探討一下這件事的背後含義。 閱讀全文〈「辣妹畢業典禮」,大學生沒有校園神聖觀念〉
從朱自清的夢來談大學精神
「大學精神」究竟是什麼,是大家都關心的議題,根據北京清華大學徐葆耕教授的說法,大學精神至少有三個特點:一、恥不如人。二、講究科學。三、重視實幹。 閱讀全文〈從朱自清的夢來談大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