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博幼基金會發展了我們自己的英文教材,除了書本以外,還有網路,我們的教材有一個特色,那就是由易入難、循序漸進,我們的教材當然不是專門只給我們的同學使用的,現在社會上使用我們教材的人越來越多,究竟我們的教材好不好,請看以下這一封信件: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53) 博幼基金會對社會英文教育的貢獻〉
教育專欄 (52) 政府支持大學,哪能忽熱忽冷
我們國家對大學的支持是花費了相當多的錢,當年的五年五百億就是一個例子。當初政府信誓旦旦地說,希望大學在五年以後可以有多少間進入世界百大,可是現在似乎絕口不談了。因為的確有某些學校在某一個評比上進了百大,第二年又落到了百大以後。難道這所大學退步了嗎?我絕不相信。我們不能說這所大學一下子進步,一下子退步,而應該說當初訂出這種標準就是錯誤的。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52) 政府支持大學,哪能忽熱忽冷〉
教育專欄 (51) 會考不該忽視孩子的不同
不久就要有免試升學的會考,會考將學生分為ABC三等級,C級是待加強,其實就是不及格。會考執行以來,數學和英文都是有卅三%的學生落入C級,也就是說, 我國每三位同學中,就有一位是數學或英文不及格。可是就以數學來講,國際間PISA測驗的報告說,台灣有十二點八%的學生是不及格的。換句話說,國家的標 準遠遠超過國際級的標準。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51) 會考不該忽視孩子的不同〉
教育專欄 (50) 如何幫助一位腦性麻痺的人
我們都希望能夠幫助腦性麻痺的人,因為腦性麻痺的人不能正常工作,也就是說,他希望能夠對社會有些貢獻,但是他做不到。我們應該感謝我們國家有很多的專家,他們很有耐心地對這種人設計輔具,使有些人可以做工,而這是他們過去想做卻做不到的事。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50) 如何幫助一位腦性麻痺的人〉
教育專欄 (49) 教育最好的特色是將孩子的基本學問教好
前幾年,有一位小學校長來找我,他的學校學生人數非常少,教育當局威脅要裁併這所學校,但是教育局又說如果學校有特色,就可以繼續生存下去。我問他打算使他的小學有什麼特色,他無可奈何地說,他要教小孩子踢毽子,以後大官來的時候可以表演。他也可以選另一個特色,教孩子們認識昆蟲。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49) 教育最好的特色是將孩子的基本學問教好〉
教育專欄 (48) 全面免試……為何偏鄉孩子就這麼倒楣?
全面免試不是新的口號,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這個觀念,而且也得到很多學者的贊同。這些學者最痛恨考試,他們認為考試使得教育變得很僵硬,學生因為準備考試而失去了創造力,所以他們贊成全面免試。可是這種想法其實是絕不不可行的。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48) 全面免試……為何偏鄉孩子就這麼倒楣?〉
教育專欄 (47) 愛與專業,可以創造幾乎像奇蹟的事情
我們辦教育的人,其實就是希望我們的學生能夠一直有進步。可是有的時候很多老師感到有些挫折,因為孩子有些奇怪而改不了的習慣。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47) 愛與專業,可以創造幾乎像奇蹟的事情〉
教育專欄 (46) 博幼基金會的題題計較
我們一般學校的考試考完以後,學生拿到了一個分數,校方拿到一個報告,報告上註明每一位學生考試的分數,也會做一個統計,這個班上有多少同學不及格、平均分數是多少等等。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46) 博幼基金會的題題計較〉
教育專欄 (45) 基礎沒學會,學生怎有競爭力
最近很多教授發現學生英文文法錯得非常嚴重,有一位教授告訴我,他有一次看到一些高中學生寫的英文文章,令他大吃一驚,因為裡面有一些錯誤是很可怕的。比方說:may going, teached, can played, they is, she are, I’m watch, is make the battery等等。他知道這些學生當初在會考的時候,排名大概在前卅%,也就是說,至少有七十%的同學是比這些學生還要差的。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來,我們國家至少有七十%的高中畢業生會犯嚴重的文法錯誤。這是一件嚴重的事,在我看來,政府不該不重視。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45) 基礎沒學會,學生怎有競爭力〉
教育專欄 (44) 為什麼我現在有把握絕對可以將孩子教會一元一次方程式
在過去,我曾經有過一個很不好的經驗,有兩位我教過的學生硬是不會一元一次方程式,這件事情使我非常難過,我總覺得我對不起他們。但是我今年又教一批國一的學生,我感到非常高興的是,他們都毫無困難地會解一元一次方程式了。這應該感激博幼基金會的網站。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44) 為什麼我現在有把握絕對可以將孩子教會一元一次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