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欄 (43) 再談禮記「不陵節而施之為孫」

我最近常常被人問到,我的孩子在國中唸書,對數學沒有興趣,怎麼辦?我認為這是因為我們的數學課綱內容非常豐富,對於不夠聰明的孩子來說,這是太難了。所以我希望負責課綱的教授們注意這件事,希望他們知道有些孩子是不可能在國中時代學到這麼多東西的。可是我也知道自己講的話大概沒有人會聽,所以我只好請大家自力救濟了。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43) 再談禮記「不陵節而施之為孫」〉

教育專欄 (41) 弱勢孩子最需要的是不錯的基本能力,而不是能夠進入頂尖大學

最近教育界又在討論一個話題,那就是我們的頂尖大學台清交成所收的弱勢學生非常之少,因此政府以及這些大學都紛紛提出一些辦法,說是要經由這些辦法來增加弱勢孩子的數目。我對於這一個事件感到非常憂心,我認為這充分表示了我們教育界不了解弱勢學生的需要是什麼。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41) 弱勢孩子最需要的是不錯的基本能力,而不是能夠進入頂尖大學〉

教育專欄 (39) 我們的時代變了,但孩子要學的科目沒有變

我最近寫了一封信給那些負責我們國家課綱的教授,其實我不知道他們是誰,所以到底他們收不收得到,我也無法知道。但我認為我的想法是重要的,因為很多孩子不夠聰明,不可能在國中三年級學這麼多的數學,但是現在的課綱和從前的課綱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可以說更加難。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39) 我們的時代變了,但孩子要學的科目沒有變〉

教育專欄 (38) 12年國教……中段生焦慮後段生放棄

根據師大心測中心的研究,十二年國教的結果對於前段班學生沒有什麼影響,中段班學生的壓力最高,而後段班學生的壓力減低。令我訝異的是,這個結果還要經過心理焦慮反應、認知及行為反應和社會期待及社會比較知覺的三向度分析才能得到。其實十二年國教一上路,大家就知道這是必然的結果。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38) 12年國教……中段生焦慮後段生放棄〉

教育專欄 (35) 博幼做得不錯,請各位支持我們

博幼基金會專門替弱勢的孩子做課後輔導,也許大家會問,這到底有沒有用?我現在給各位講一件事,我們有一個英文和數學檢定考試,在埔里的國中二年級同學已經完成了這個考試。英文有兩種,是閱讀和寫作。數學只有一種。英文和數學均以70分為及格,現在我們把最後的統計資料告訴各位: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35) 博幼做得不錯,請各位支持我們〉

教育專欄 (34) 培養大量閱讀習慣,提升學習效率

我一直很擔心我們的學生沒有大量閱讀的習慣。外國學生上語文課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教科書,而是由教師鼓勵他們大量閱讀。教師也會帶他們到圖書館借書,很多圖書館只要你借超過三本書,就會免費送一本書。我從前在美國念書的時候,校門口有一間圖書館,常常看到教師帶學生來借書,有的年輕教師不夠凶,學生就在圖書館裡打成一團。有的年長的女教師非常凶,這些學生就乖乖的看書,真是有趣。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34) 培養大量閱讀習慣,提升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