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幾乎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報紙,其實,據我所知,他的銷路一直不是很好的,在紐約的地下鐵,你很少看到路人看《紐約時報》,原因很簡單,《紐約時報》對那些電影明星的緋聞沒有什麼興趣,而美國人又多半對於國家大事沒有興趣,更不要談世界大事了。因此《紐約時報》的讀者多半是知識分子。 閱讀全文〈我為什麼喜歡看《紐約時報》〉
英文糟,大學教授也救不了
教育部長杜正勝對大學生英文程度作了一種願望性的宣示,他希望在民國九十六年,百分之五十的大學生會通過全民英檢的中級程度;同年,百分之五十的技術學院學生可以通過全民英檢的初級程度,我雖然歡迎杜部長對於英語能力的重視,我仍然希望部長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閱讀全文〈英文糟,大學教授也救不了〉
再為國中小圖書經費請命
我們都知道下一代應該大量閱讀,尤其是偏遠地區的孩子因極端缺乏文化刺激,以致於往往無法有很好的競爭力。 閱讀全文〈再為國中小圖書經費請命〉
一個句子兩個動詞,英文教育犯了「最基本的錯」
在中文裡,兩個動詞,當然是可以同時出現在句子裡,「我喜歡念書」、「我不愛聽音樂」這些都是正確無誤的句子。可是在英文裡,兩個動詞連在一起用,卻是犯了大忌。 閱讀全文〈一個句子兩個動詞,英文教育犯了「最基本的錯」〉
上主,求祢垂憐!
我從小就喜歡葛雷格聖歌,第一次接觸到這種音樂,是我高中的時代(五十年前),當時的天主教會十分保守,彌撒中全部是拉丁文,唱的聖歌也多半是葛雷格聖歌,只是我並不知道這個專有名詞,只覺得這種聖歌真是好聽。 閱讀全文〈上主,求祢垂憐!〉
清交合併,公法人是陷阱
清大和交大這次談合併,政府開出來最奇怪的條件,就是這兩所大學成為公法人。
所謂法人,當然是由法律產生,公司行號依據公司法取得法人資格,各級地方政府也都是根據地方自治條例所產生的公法人。 閱讀全文〈清交合併,公法人是陷阱〉
監委提名,從此不知何謂風骨……
這次監察院院長的任命,引起社會大眾的熱烈討論。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媒體上出現了「高風亮節」四個字。我們早已不敢奢求政治人物是高風亮節之士,但是只要監察院仍然存在,監委就應該符合這種標準,監察院長更加應該是高風亮節之士。 閱讀全文〈監委提名,從此不知何謂風骨……〉
我用Cyberhood的經驗
我過去一直在用FTP系統,同學寫好了論文,放在一個伺服器上去,我再用FTP去把論文拿下來,要用這個系統,麻煩得不得了,我狡兔三窟有三間研究室,暨南、清大和家裡,因此這三間研究室裡的電腦全都安裝上FTP,裝的時候必需依賴那些自以為了不起的學生,但是他們各吹各的調,替我裝了三個不同版本的FTP,差一點使我得了精神分裂症。 閱讀全文〈我用Cyberhood的經驗〉
貧困、無助災民與世隔絕
對赤貧如洗者來說,每天都是災難,南亞大海嘯,該將注意力轉到經濟上來
是我應該謝謝你
陳董事長上星期在我們醫院裡逝世了,葬禮也已舉行。但是,昨天他的兒子打電話給我,說有些問題要問我,我們約好了在一家咖啡館見面。
陳董事長在我們醫院裡住了兩個月,他這種人當然有一本記事本,重要的事情會進入這本冊子,陳先生的兒子和我見面的時候,他給我看的就是陳先生的記事本。 閱讀全文〈是我應該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