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台灣加油打氣專欄 (138) 台灣如何打進了車用記憶體市場

任何的電子或機械產品要進入車用市場都是不容易的,因為汽車攸關人命,而且汽車的壽命可以很長。你買了一部汽車,可以用上十年,所以汽車製造公司對於零件的採購都是非常小心的。大的汽車公司並不完全直接採購,他們會委託幾家專門負責汽車零件採購的公司,這些公司內都有相當厲害的專家。 閱讀全文〈為台灣加油打氣專欄 (138) 台灣如何打進了車用記憶體市場〉

為台灣加油打氣專欄 (137) 要智慧也要精密

我們國家幾十年來在科技上,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重點。我記憶所及,最早的重點是「自動化」,我記得那時候政府強調倉儲一定要自動化,果真我們國家很多公司的倉儲相當地自動化。然後應該是「奈米科技」,那時候我常常碰到不認識的教授,當然會問到他的專長,回答多半是奈米科技。接踵而來的是「雲端」、「物聯網」、「大數據」等等,當然目前最紅的是「人工智慧(AI)」。很多政府官員說,今年是AI元年,我1967年的畢業論文就有關於AI的,所以我是AI紀元前的人物。更有趣的是,很多官員鼓勵全國拚AI。 閱讀全文〈為台灣加油打氣專欄 (137) 要智慧也要精密〉

為台灣加油打氣專欄 (136) 我國的紡織業已是高科技工業

談到高科技工業,大多數人只想到電子工業,最近當然會加上一些熱門的名詞如AI、大數據等等,可是很少人會認為紡織業是高科技工業。相信相當多的人對紡織業的印象是一批女工在操作縫紉機,其實我國的紡織工業已經是高科技工業。 閱讀全文〈為台灣加油打氣專欄 (136) 我國的紡織業已是高科技工業〉

為台灣加油打氣專欄 (132) 政府應鼓勵製造業,致力於設備的開發

國家需要製造業,但是有一個應該注意的事,那就是製造業都需要很多儀器設備。從精密的製造業來看,那些設備也都精密而昂貴,所以投資在製造業需要很多的經費。若設備是從外國買來的,這就會造成貿易上的逆差。也就是說,我們雖然在台灣投資,其實很多錢是投資到外國去。 閱讀全文〈為台灣加油打氣專欄 (132) 政府應鼓勵製造業,致力於設備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