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專欄 (19) 促成互相諒解的教宗若望二十三世

我是天主教徒,天主教徒是信仰耶穌基督的,所以我們是基督徒(Christian)。還有一些基督徒不屬於天主教會,在英文,他們被稱為Protestant。因為當年的天主教會很腐敗,德國的馬丁路德抗議天主教會,也脫離了天主教會。在中文,他們被稱為基督教徒。這常常使人誤會,以為天主教徒不是信仰耶穌基督的。

在我小的時候,天主教會對馬丁路德不太會講好話,恐怕從不講好話,因為天主教會在過去是唯我獨尊的,馬丁路德造成分裂,教會心裡總是很不舒服。可是1958年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成為天主教的領袖,一夜之間改過來了,他認定天主教會應該和其他所有的基督徒和好,絕對不能有互相敵對的想法。大家不要以為這是一件簡單的事,對於很多保守的天主教會神職人員來說,這幾乎是他們不能接受的事。

我記得我在美國的時候,有一天去望彌撒,彌撒開始的音樂一聽就知道是馬丁路德寫的,教堂裡幾乎都是大學生,大家面面相覷,覺得好奇怪,因為從來沒有天主教堂演奏馬丁路德寫的聖樂。可是很快地,大家就醒了過來,而且很大聲地唱這首聖歌。

不久,原來的教堂被加州大學收回,說是這塊地要變成停車場,所以教會要造一座新教堂。可是在造好以前,我們無處可去,辦法是去一座基督教的教堂望彌撒。這也是史無前例的,因為過去雙方沒有什麼好感,甚至還隱隱約約認為對方是異端。

我小的時候,天主教彌撒是用拉丁文的,只有幾個祈禱是用中文。這也好,因為我就學會了一些拉丁文。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宣布所有的天主教堂都可以用當地的語言做彌撒,可是我在美國不知道中文彌撒是怎麼一回事,也不會唱中文的聖歌。台灣當然改過來了,除了中文彌撒以外,還有原住民語言的彌撒。但是中國大陸正好碰上文化大革命,毛澤東施行鎖國政策,所以他們仍然用拉丁文彌撒,後來索性禁止彌撒。鄧小平改革開放以後,大陸的中文彌撒經本完全是根據台灣的,中文的聖歌也是用台灣的。現在他們有相當好的中文聖歌。

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不僅使得天主教會和基督新教會友好,也使得天主教會和其他所有宗教都保持友好關係,神父可以到佛教的廟裡打坐默想。不久前去世的單樞機和佛教的星雲大師就是好朋友,這一類的事情都是在過去不能想像的。

天主教徒和基督新教的教徒都是信仰耶穌基督的,本來就不該交惡,可是兩個教會之間總有一些歷史的包袱,使得大家不能夠互相諒解。尤其天主教徒不太能原諒馬丁路德,而不檢討自己教會有沒有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至於基督新教的教徒,大多數搞不清楚天主教的信仰是什麼。當年三K黨所反對的三種人,就是黑人、天主教徒和猶太人。因為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的想法,我相信現在的基督新教徒不會對天主教有什麼嚴重的不諒解。

我曾經碰到一位基督新教的牧師,我問他,你如果到了外國,你的教會在當地大概不會有什麼教堂,要到哪裡去做禮拜?這位牧師說,這很簡單,到處都有天主教堂,我就隨便找一間天主教堂去望彌撒。恐怕這也是過去不太會發生的事。

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1963年去世,繼任的教宗保羅六世繼續他的改革,更加促進了天主教會和所有其他宗教團體的互愛。最近保羅六世好像也要被宣布為聖人。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想到一件事,我們有沒有在促進人類社會的互相諒解,至少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該在這個紛亂的時代散播誤解。我們要知道,我們當然應該追求正義,可是正義一定要建築在寬恕之上。我十分懷念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因為他給了我們一個深遠的啟示,那就是我們不要成天講過去的一些不愉快的事,而應該設法了解對方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唯有如此,社會才會和諧,不講寬恕的社會是不可能和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