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曾經有過一件事情,那就是查理週刊因為畫了有辱穆罕默德的漫畫而遭受到殘殺。這件事情引起全世界的注意,法國人認為表達自己想法的權利是非常神聖的,因此如果一個人要畫一個漫畫,不論所畫是何人,都有此權利。伊斯蘭教徒是不喜歡人家畫穆罕默德的,可是相當多的人認為我們仍然有畫這一類漫畫的權利。
就在這個屠殺事件發生的第二天,法國一家戲院要上演一齣名為〈Exhibit B〉的戲劇,我們可以稱之為B展覽。B展覽是很奇怪的戲劇,沒有什麼故事情節,演員沒有台詞,不講話,只以動作表現當年西方國家虐待黑奴的現象。編劇者一再聲稱他並沒有任何的種族偏見,他編劇的目的是要喚醒世人對於當年這種惡劣行為的省思。我們可以相信他是誠懇的,但是法國的黑人認為他們不能接受這齣戲,因為他們看了以後非常難過。這齣戲幾乎引起了暴動,最後戲院決定停演。這齣戲在倫敦的遭遇也是停演。
從這一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出,任何人畫一張畫,寫一篇文章,都可能會引起某一個種族或者某一個宗教團體的強烈反感。這種強烈反感是相當危險的,我們不能說我們的動機是正確的,我們沒有侮辱任何人的意圖,只要反應是非常強烈的,我們就應該注意。
我們國家向來對於種族問題非常小心,我們早已不談吳鳳的故事,我們也不再唱滿江紅,因為滿江紅的歌詞中有驅逐韃虜的想法,我們認為不該對少數民族有敵意。在美國其實也是如此,很多年前美國的西部武俠片中常有形容印第安人如何兇蠻的情節,現在已不可能出現在電影中。在美國,只要對宗教有一點侮辱的行為,就會受到譴責。很多國家沒有以法律來制止這種行為,而是用社會的共同約定來約束這種行為。大學教授如果對於某一個種族或是某一個宗教團體有侮辱的言論和想法,常常會出問題的。有一位美國官員在演講中諷刺天主教的教宗,演講一結束就被解職。有一位牧師曾經燒燬可蘭經,這件事發生以後,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人就因為此事而大批被殺。後來這位牧師不顧美國政府的一再規勸,又要燒可蘭經,最後還是靠當地政府找到一個法條來制止他的行為。
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所做所為都不能說是神聖而無節制的,我們應該要知道別人的反應會如何,尤其有關於宗教和種族的言論,我們更加要小心。因為宗教和種族的問題,常常會引起社會的不安。言論自由不能是一個法律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共同約定的問題。B展覽最後未能演出,就表示在法國和英國,言論自由是受到節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