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欄 (19) 禮記與博幼的教育問題

最近有一位有學問的人聽了有關於博幼的教育介紹以後,告訴我一句禮記上的話,「不陵節而施之謂孫」。我很丟臉,一開始看不懂這句話,又去問學問好的教授,後來就懂了。陵,是超過的意思,節是程度的意思,孫,是順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超過學生能力的教育就是循序漸進的教育。我覺得有的時候古人的話實在是有意義,因為我們常常說我們的教育應該因材施教,如果我們的孩子程度太差,但我們要教他難的東西,這樣他會很可憐。我常常提醒博幼的老師要知道每一個孩子的能力,如果一個孩子能力不是很厲害,太難的東西就不要教了,以免使他失去信心。這完全符合禮記上所講的話。

我們也請人將這些話用毛筆寫了下來,掛在埔里中心的校舍裡。

但是我們有的時候也不要低估了學生的能力,我們有的時候也要適度地使學生自我挑戰,學當時他認為很難的題目。上星期我在一場博幼的督導會議中聽到一份報告,有58%國三的孩子通過了數學5C級的考試,而去年同一時間國三的同學只有9%通過了同一級的考試。這表示去年我們的確低估了學生的能力。

不要超出學生的能力,也不要低估學生的能力,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師必須很認真地注意學生,關心學生,才能拿捏得很準。我一直非常感謝博幼基金會的老師們,他們都非常認真地教導孩子,也很深刻的知道學生的程度。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