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欄 (80) 學生模仿納粹,國家社會該檢討

有一所中學的學生,在一場比賽中,模仿德國納粹,引起外國媒體關注,甚至於連總統都發言了,教育部立刻處罰這一所學校,好像一切的錯都是學校的錯,其實該檢討的是我們的教育制度以及社會。

差不多二十年前,我就建議了教育部,希望他們建立一個網站專門登載國際新聞,教育部的官員聽了以後,完全無動於衷,不知道為什麼我有這個建議,我之所以有這個建議,因為我早就知道國人沒有什麼國際觀。

如果我們看電視,我們不難發現,電視新聞中很少國際新聞,我幾乎沒有看到一個電視台談到奈及利亞的博科聖地問題,也難怪我們的國人不太知道國際間的大事,他們得不到該有的資訊。

一所中學鬧出這種笑話,對我而言,我一點都不以為奇,因為在一個月以前,我曾經和11個國中生聊天,發現只有2位知道希特勒是德國人,有2位認為他是美國人,而且正在競選總統,他們是將希特勒和希拉蕊搞混了,至於希特勒在二次大戰中的大屠殺行為,沒有一位學生知道,但是這些學生對於歌星和體育明星卻如數家珍、什麼都知道。

911事件那一年,美國首都華盛頓要舉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年會,美國各地的大學生紛紛準備到華盛頓來向這兩個組織表示抗議,因為它們認為這兩個組織的政策,造成世界的貧富不均問題,美國政府想出一招,要求華盛頓地區的所有大學一概休息,關閉所有的學生宿舍,外地的學生就找不到地方過夜,因為學生都住不起旅館的,但是因為911事件發生,年會沒有舉行,有一個美國的媒體建議這類的組織開會不妨在台北舉行,因為台灣的大學生向來不關心世界的貧富不均問題。

我曾經做過一個測驗,發現很多大學生認為戴高樂是一種積木、阿拉法特是法國軍艦、米開朗基羅是忍者龜。我有一次建議一所大學校長注意國際觀的問題,多多請人來演講有關國際上的重大問題,比方說巴勒斯坦的問題,這位校長說,學生不會對這些問題有興趣的,他好像暗示大學應該注意學生喜歡聽什麼,而不需要管學生該知道什麼,有趣的是,我的確曾經發現有大學生完全不知道巴勒斯坦問題,他說聽都沒聽過,後來我解釋給他聽,他其實是很有興趣的。

希特勒殺害猶太人應該是所謂的普通常識,而普通常識絕對不能依靠學校,而是要依靠閱讀的習慣,國人閱讀的習慣實在是不夠好,所以才會鬧出這種笑話,最嚴重的還是媒體,媒體很少報導國際新聞,國人如何會有國際觀。

因為政府不肯成立國際新聞的網站,我們博幼基金會也就被迫自己來做這件事,以下是我們的網址:

博幼基金會——國際新聞週報

有一所大學規定學生一定要看這個新聞網站,可惜也只有一所大學如此做,我不知道有任何的中學做這件事,如果鬧出笑話的那所中學鼓勵師生都去看這個網站,應該不會發生這種事情,因為新聞中會常常提到歐洲國家多半禁止人民同情納粹黨,有政客在身上刺上納粹的圖案,結果遭遇到法律的制裁。

當然最好會直接看外國的新聞,所以博幼基金會也和靜宜大學合作,每一個新聞必定有一位老師解釋一段英文的新聞,久而久之,你就會看外國的國際新聞了。

還有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我們的孩子成天滑手機,怎麼會去看課外書,政府官員好像很鼓勵學生上網,甚至有人建議學生如果成為電腦遊戲的高手,在升學的時候可以加分,贊成這種的人不少,像我這種老冬烘,鼓勵大家到圖書館借書來看的人,實在是少數了。

我實在很希望我們所有的學校,大學也好、中學也好,甚至於小學,都應該注意國際間的事情,尤其大學,大學絕對有責任培養有國際觀的學生,如果大學常常舉辦各種國際問題的討論會,慢慢的,大學生也就會有更好的國際觀,美國很多大學生非常關心一家科技公司,因為這個科技公司所發展出來的種子相當特別,因此這些大學生認為,整個世界可能會被這間科技公司所控制,在加州大學的柏克萊分部還特別指名這種科技會對台灣極為不利,我幾次在大學演講的時候提到這一點,在場的學生大多數無動於衷,教授也無動於衷,這種情形繼續下去,對我們國家是絕對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