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新聞,中北部很多富有家庭的孩子在擠破頭要進私立的國中;在昨天的新聞,有一半的家長認為大學甄試的名額不該如此之多。看了這些新聞,我實在非常有感慨,因為對這些問題我早就提出了,可是大家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首先,講第一個新聞,一個國家如果優勢家庭的孩子都是從私立學校畢業的,將來他們會有一種問題,那就是他們完全不了解真正的社會,比方說他們會對於弱勢孩子的教育可能完全沒有興趣。但是政府的政策又完全是菁英份子擬定的,如果菁英份子對國家整體的教育漠不關心,國立學校的教育就永遠會被忽視,這不是我所講的,巴菲特早就講過。
不僅如此,這種優勢孩子擠破頭進私立學校的現象也是違反社會正義的。有的時候,我心中有些納悶,為什麼有些人完全不關心國家的教育問題?後來我才知道,原來這些人的孩子都在私立學校念書。畢業以後很多人也是到國外去念書,所以他們雖然活在台灣,卻似乎活在另一個世界裡,政府的各種政策與他們是沒有多大關係的。
至於甄試的問題,我看到很多大學教授一再解釋說美國都是甄試的,所以我們也應該學美國。這句話在邏輯上是有問題的,因為兩國國情完全不一樣,憑什麼理由要我們一切學美國?難道我們對自己一點信心都沒有嗎?美國沒有全民健保、沒有槍枝管制,難道我們也要廢止全民健保?而且也要廢止槍枝管制嗎?
有趣的是,前幾天我收到一封來自美國的信,一位家長說美國現在有升大學顧問公司,收費2萬到3萬美金。華人父母往往非常希望孩子能夠進入長春藤學校,所以他們會付如此高的費用,使他們孩子的資料可以被包裝得非常好。寫信給我的人認為這是非常不對的事。
我有一位學生,他來自非常窮困而且不幸的家庭,他說他完全放棄甄試,全心全意準備指考。他的理由如下:
1. 他沒有錢付甄試報名費,當然更付不起旅費和住宿費。
2. 他沒有什麼技能可以與眾不同,比方說他不會任何樂器。
3. 他不願意寫自傳,他不懂為什麼他的故事要讓人家知道,難道他不可以有一些隱私權嗎?
4. 他知道他只能自己準備備審資料,但是其他同學都去找了補習班替他們準備美輪美奐的備審資料。
5. 他曾經參加過面試的模擬,發現他遠遠比不過其他同學。那些同學的家長都很厲害,所以那些同學的普通常識也遠遠超過了他,他只知道在學校裡面學到的東西。
他所提到的事情,我早就知道。我在我的書《教改休兵,不要鬧了!》早就談到這些問題。
更令我難過的是,大學校長們紛紛說甄試的孩子在學校裡表現得比較好,用指考考進來的比較差。我真不了解這是什麼邏輯,我們現在的制度是先錄取甄試的學生,然後再錄取指考的學生,這些大學校長們應該做一個實驗,先錄取指考的學生,再錄取甄試的學生,看看結果會怎麼樣。
我相信大學校長們並沒有要傷害弱勢孩子的意圖,甚至於我相信他們是希望能夠幫助弱勢孩子的,其實他們的辦法卻對弱勢孩子絕對不利的,而且對菁英份子絕對有利的。舉個例來說,多元入學的想法是希望能夠幫助弱勢孩子。有一次我在清大校園內看到很多衣冠楚楚的年輕人,男孩子都穿黑色西裝,女孩子個個都長裙拖地,很多人帶了樂器,有人甚至帶了大提琴來,他們都是來參加與入清大有關的考試的。各位可以想見得到,這些孩子是弱勢孩子嗎?
這個年頭大家都崇拜年輕人,我這種老頭子,講什麼都沒有人聽。但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