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欄 (94) 爾虞我詐的升學制度

大學甄試入學放榜了,今年又有一所頂尖大學的化學系沒有人來唸;在去年也發生類似的情形,一所頂尖大學的材料系和另一所頂尖大學的醫師技術系也是沒有人來唸。

根據教改人士的想法,甄試的好處是入學不是完全看分數,而是要看志願,照今年的結果來看,這些教改人士的結論應該是我們台灣的高中生對化學是沒有興趣的。如果的確如此,那事情就相當地嚴重,因為我們國家如果要有非常高級的工業產品,一定要有很多的化學家。事情當然絕非如此,因為在過去從來沒有發生過這種事,而且指考即將舉行,到那個時候,這時候頂尖大學的化學系就可以收到很好的學生了。

所有的問題乃是因為我們的大學入學辦法很奇怪,他們規定考生只准填六個志願,當然很多學生就會很緊張,他們一定會先填他們所喜歡而可能錄取的系,可是他們當然沒有把握,所以就會有所謂的備胎現象出現。考試成績好的學生,備胎當然還是頂尖學校的系;對這些頂尖學校的系而言,他們並不知道這些學生的想法,所以他們錄取的學生往往是成績很高的學生。其結果就是那些學生到別的學校去唸了。

這怎麼辦呢?有些後段班的學校,他們一發現填志願的學生中有成績不錯的,他們立刻會認為這些學生不誠懇,將他們學校作為備胎,他們就會狠心地不錄取這些學生。有的時候當然也冤枉了一些考生,因為他們就是喜歡念那所學校,並不是把他們當作備胎。

用「爾虞我詐」來形容我們的大學入學考試,乃是最恰當的。如果允許大家多填一些志願,情況會好一點,可是這又引起相當多的其他的麻煩。對弱勢的孩子更加吃不消,如果聯招一個考生只要付一次費用,可是如果甄試填很多志願他們就要付很多費用,再加上備審資料的費用,以及進京趕考的車馬住宿費,都是他們吃不消的。

我要提醒教改人士不要鬧了,任何一個制度如果太複雜絕對不可行。世界上有沒有一個國家有像我們這樣複雜的大學入學制度的?希望教改人士想想這一點,很多國家比我們大很多很多,可是大學入學制度卻又非常簡單,怪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