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的簡單原則

永遠要有悲天憫人情懷,
沒寬恕,就沒公義,沒和平。


教宗的病情急轉直下。教廷已經宣布教宗接受了臨終聖事,雖然人的生死未可預料,但是這次教宗大概不能復元了。

天主教教宗是天主教會的領袖,可是他的影響卻不僅止於天主教徒而已。回教徒雖然厭惡西方國家,卻對教宗向來非常尊重。法國的回教協會主席布巴克,就已發表聲明,盛讚教宗對於人類的貢獻。

教宗究竟對於人類有什麼貢獻?天主教教廷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也無法阻止很多戰爭的發生,但是天主教教宗雖無權力,卻有影響力。如果我們用「教宗」這個名詞來搜尋Google所能通到的網站,會有一千一百萬個查詢結果,很少人會有這麼多查詢結果的。

教宗最大的影響力在於他所樹立的道德權威,在這個價值觀念混亂的時代,教宗對於人類所面臨的各種問題,都有堅定不移的看法,他同情世界上的窮人,也認為富有國家不應再向窮國要債,他痛恨戰爭,因為戰爭一定會給人類帶來極大的痛苦。教宗的這些看法,常常未能得到世界級領袖的認同,但是教宗從來不會隨俗,更不會媚俗,他永遠用響亮而明確的語言表達他的看法,人們也許不能完全同意他的想法,但很多人會尊敬他的想法,也會佩服他在道德上的勇氣。

身為天主教教會的領袖,教宗當然反對墮胎;對於西方自由開放主義者,教宗這種絕不妥協的態度,是不能接受的。其實,教宗反對墮胎,是因為對生命的尊敬,墮胎不過是教宗反對的一項,有關殘害生命方面,教宗除了反對墮胎以外,也堅決反對死刑和戰爭,因為死刑和戰爭都在殘害生命。

遺憾的是,大多數人並未能和教宗同樣思考。美國保守派反對墮胎,但對死刑和戰爭,從不強烈反對,有些人一方面反對墮胎,一方面又絕對地支持死刑,對於國家發動戰爭,也完全無動於衷,甚至相當支持。反過來說,自由派人士一定反對死刑和戰爭,卻又支持墮胎。

教宗痛恨戰爭,也毫不保留地譴責發動戰爭的人,但他對於和平,又有非常獨到的見解。和平並非沒有戰爭而已。教宗深深知道,只要世界上沒有公義,真正的和平是不可能實現的。我們有時看到某個國家有嚴重的缺乏公義的現象,我們一定會想消滅這種不公義,衝突由此而起。目前中南美洲和非洲之所以有動盪不安的紛爭和戰爭,還不是因為這些地方常常可以說毫無公義可言。

但是消滅不公義之時,經常會產生了更多的仇恨。歷史上多少被壓迫的人反抗壓迫階級,但是紛爭的結果往往是角色的互換。被壓迫者變成了統治階級,當年的統治階級變成了被壓迫者。

因此教宗提出了兩句名言:「沒有公義,就沒有和平。沒有寬恕,就沒有公義。」的確,人類最近只會談公義,而不知道人類除了公義之外,更需要互相寬恕,互相容忍,否則冤冤相報,去掉了一個不公義,卻又製造了另一個不公義,和平遙遙無期矣。

教宗一定早已體會到宗教往往使人類互相對立,所以他一直從事於各宗教間的對談溝通,他訪問耶路撒冷時,一再地擁抱猶太教和回教徒的領袖。教宗也常在義大利的阿西西城(聖方濟的出生地)和全世界的宗教領袖見面,也多次發表人類應該互愛以追求和平的宣言。

教宗一向關心人類中的貧困問題,由於他的關心,天主教會一直反對過度的資本主義,也使很多神父修女們替弱勢團體打抱不平。有一位美國的天主教修女,在巴西的亞馬遜河地區致力於替當地窮人服務的工作,結果反而使當地的惡霸對她恨之入骨,她的下場是被刺客射中了幾十槍而死。這位修女的所作所為,代表了天主教會的立場,而天主教會最近之如此重視社會公義,教宗是決定性的因素。

人類目前根本沒有什麼偉大的領袖,像教宗這樣有道德勇氣的領袖,更是少之又少,如果我們觀察他的言行,不難發現,教宗其實是一個有簡單原則的人,他的原則似乎永遠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在教宗健康日趨惡化的時候,我們不妨努力地增加我們悲天憫人的情懷,我們都渴望和平,但是和平不是容易得到的,我們不妨思考教宗的想法:「沒有公義,就沒有和平。沒有寬恕,就沒有公義。」人類如能互相寬恕,互相溝通,互相尊重,互相容忍,這個世界一定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