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日看到聯合報頭條新聞,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說台灣的貧富不均問題應該用教育來解決,也就是說,教育資源一定要公平。因為國內有貧富不均的問題,且低收入戶的學業成就都普遍不高,更嚴重的是,他們的下一代學業程度又落後於社經地位高的下一代。所以貧富不均問題必須要從教育弱勢孩子開始。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03) 英聽反映城鄉差距,教育界無感〉
教育專欄 (02) 博幼基金會編寫的幾何教科書
我們教國中生幾何,其目的絕對不是要學生知道一些幾何方面的學問而已,最重要的乃是要使我們的學生懂得什麼叫做邏輯推理。也就是說,要證明兩個三角形的兩個角相等,是必須要用已知的定理來證明的,而絕對不是將這兩個三角形用剪刀剪下來,然後看這兩個角是否相等。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02) 博幼基金會編寫的幾何教科書〉
教育專欄 (01) 我們早就提出了
今天我看到聯合報的頭條新聞,有一位法國經濟學家說台灣的貧富不均問題應該用教育來解決,也就是說,教育資源一定要公平。很多大人物也都紛紛表示同意,對我來說,這當然是一件好事。因為我們博幼基金會當年成立的時候,就是因為我們看到國內有貧富不均的問題,而且低收入戶的學業成就都普遍不高,更嚴重的是,他們的下一代學業程度又落後於社經地位高的下一代。所以,我們的貧富不均問題必須要從教育弱勢孩子開始。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01) 我們早就提出了〉
國際觀專欄 (84) 紐約無家可歸的人的故事
紐約有相當多無家可歸的人,只要去過紐約就一定會見過這些人。雖然紐約的天氣常常很惡劣,他們往往依舊會露宿街頭。紐約還給人們一個印象,那就是紐約是一個很冷漠無情的城市,很少人會說紐約是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地方。其實不然,昨天我看紐約時報,看到一篇文章講到一位紐約街友的故事,令我非常感動。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84) 紐約無家可歸的人的故事〉
國際觀專欄 (83) 誰在主宰美國?
美國又發生校園槍擊案,十七人死亡。慘案發生以後,媒體上一定出現死者家屬痛心的場面,美國總統照例發表聲明,會在祈禱中和死者家屬在一起。很少美國人問總統何時祈禱的?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83) 誰在主宰美國?〉
國際觀專欄 (82) 加拿大的種族問題
加拿大和美國比鄰而居,加拿大給世人的印象是一個比較種族和諧的國家,因此他們過去沒有像美國那樣有嚴重的黑奴問題。其實加拿大有原住民問題,最大支的原住民叫做第一民族(First Nations),他們經常感到被歧視。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82) 加拿大的種族問題〉
國際觀專欄 (81) 長達17年的戰爭
前幾天阿富汗首都發生大規模的恐怖攻擊,至少100人死亡,這顯然是塔利班執行的。美國2001年入侵阿富汗,到現在已經17年過去了,川普對這次攻擊非常不滿,已經下令檢討如何採取決定性的行動。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81) 長達17年的戰爭〉
國際觀專欄 (80) 葉門的悲慘情形
葉門是在阿拉伯國家中最窮困的一個,原因是這裡沒有油礦,但是卻有嚴重的內戰。交戰的雙方是支持總統的軍隊和叛軍。自從2015年開始,有8600人在內戰中死亡,5萬人受傷,這些人的死亡和受傷多半是由於沙烏地阿拉伯的空軍轟炸。沙烏地阿拉伯是支持現任總統的。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80) 葉門的悲慘情形〉
國際觀專欄 (79) 瑞士政府對企業的看法
最近政府官員常常強調賺錢的公司應該善待員工,這使我想起一個和瑞士政府有關的經驗。博幼基金會接受一家公司的捐款,這家公司的總部設在瑞士,瑞士政府認為企業都應該要回饋社會,所以上市的公司都要捐錢做公益。但是受捐助的機構必須是真正做社會服務的,所以瑞士政府派人來看博幼是不是一個好的社福團體。來調查的這位先生相當精明,也問了很多抓到重點的問題,如果他的結論是負面的,瑞士政府可以將這家公司的股票下市,這當然是相當嚴重的懲罰。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79) 瑞士政府對企業的看法〉
國際觀專欄 (78) 巨石陣是在蘇格蘭Orkney島上的
我曾經給各位看兩張巨石陣的照片,這些照片來自蘇格蘭的Orkney群島。根據維基百科:奧克尼,是英國蘇格蘭東北部一群島,南距蘇格蘭本土僅10英里左右,是蘇格蘭32行政區之一。該群島由70個左右的島嶼組成,總面積990平方公里,其中20個左右島嶼有人居住,總人口19,590人。最大的島被稱為奧克尼主島,面積523.25平方公里,首府柯克沃爾即位於主島上。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78) 巨石陣是在蘇格蘭Orkney島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