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戰,美國人在歐洲有很多人陣亡,都是為了要消滅希特勒。可是,現在在美國有所謂的新納粹黨,今天早上我在CNN的新聞節目中看到新納粹黨最近的火把遊行,他們所喊的口號全是希特勒當年的口號,手勢也是當年希特勒群眾大會的手勢。他們還有一個奇怪的想法,那就是他們都否認希特勒殺害了猶太人,這是最不可思議的事。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62) 希望希特勒不能在美國還魂〉
國際觀專欄 (61) 不可思議的白宮
美國的總統應該是一個相當受人尊敬的人,可是上一週川普的一些行為實在可以用「不可思議」來形容。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61) 不可思議的白宮〉
國際觀專欄 (60) 報警者竟被警察所殺
在美國Minneapolis,一位來自澳大利亞的女士打電話報警說她附近有騷動,兩位警察來了,她走進警車,一位對她開槍,一槍斃命。事後警察局發現警察應該帶一個錄影機的,可是這一次兩位警察的錄影機都沒有打開,警察拒絕解釋為何要開槍,美國的法律保障人權,也就是說檢察官無法強迫他們解釋為何要開槍。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60) 報警者竟被警察所殺〉
國際觀專欄 (59) 不可思議的種族歧視
美國的種族歧視在過去是很嚴重,我們都認為現在情況一定好得多了。可是最近AirBnB發生了一件事,AirBnB專門替人媒合民宿,有一位亞裔的女士被取消,民宿的主人寫信告訴她:「只有一個字,亞裔。」之後她還有一句話:「如果你是世界上唯一的人,我也不會租給你。」可是最嚴重的一句話是:「我不會讓外國人管我們國家的事,這就是川普當選的原因。」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59) 不可思議的種族歧視〉
國際觀專欄 (58) Bilderberg
世界上有這麼一個會議,叫做「Bilderberg會議」,每年舉行一次,必定在風景優美的地方舉行,當然也會在豪華的旅館裡面。這個會議有一個小組成員決定誰被邀請,被邀請的人全部都是有權有勢及有錢的人,當然偶爾會有一兩位教授參加,那僅僅是點綴而已。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58) Bilderberg〉
國際觀專欄 (57) 西方社會應該問的問題
最近英國飽受恐怖攻擊,在媒體中可以看到英國的武裝警察,大家應該知道在過去英國引以為傲的是警察不帶槍,現在可以看得到那些帶了重武器的警察出現在街頭。對英國人來講,這真是情何以堪。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57) 西方社會應該問的問題〉
國際觀專欄 (56) 傅葉爾、廷達爾和氣候變遷
我們學電機的人都知道傅葉爾這位法國的數學家,如果沒有他的話,我們大概不可能有現代化的訊號分析。對絕大多數的人來講他是一位數學家,可是他對於現在的熱門話題─氣候變遷,其實早就有貢獻的。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56) 傅葉爾、廷達爾和氣候變遷〉
國際觀專欄 (55) 我害怕死亡
最近,在BBC的新聞網站中看到了一則令我害怕的新聞,因為這個新聞的題目是「我害怕死亡」。我以為這則新聞一定是有關於敘利亞、伊拉克或者是其他有戰亂的國家人民所講的話,看了新聞的內容以後更使我難過,因為說這句話的人是一個6歲的小孩。這個小孩居住在美國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城,當然住的地方就是一個貧民窟。這個小孩子說,那裡大人互相槍殺,而且小孩子常常看到槍殺的真實情況。這位小孩對著記者說,大人不該互相殘殺。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55) 我害怕死亡〉
國際觀專欄 (54) Motherhood的意義
我在美國工作的時候,有一次去聽一個人演講,這個人的演講毫無內容,可以說是老生常談。我和我的一位美國同事走出來的時候,他說:”He was talking about motherhood.” 我知道motherhood的意思應該就是母愛,所以我就搞不懂什麼意思。後來他解釋給我聽,母愛是普世的價值,世界上沒有人反對母愛的。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54) Motherhood的意義〉
國際觀專欄 (53) 愛看書的總統
法國選出了一個新總統,根據France 24的報導,這位總統小的時候就與眾不同,他喜歡和大人來往,比方說,他可以和老師一起吃飯,和老師討論嚴肅的議題。他的另外一個特色是喜歡看書,所以大學念的是哲學。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53) 愛看書的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