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欄 (28) 教育部這樣做,對得起學生嗎?

根據最新的新聞,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公佈最新的測驗結果,我國學生的數學能力在全世界是第四,僅次於三個國家,分別是上海、新加坡和香港。必須注意的是,這三個單位都是城市,中國大陸始終不肯將全國學生做一測驗,所以我們幾乎可以說我們是世界第一,因為我們有鄉下的學生也參加測驗。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28) 教育部這樣做,對得起學生嗎?〉

教育專欄 (26) 我慶幸自己不是現在的年輕人

每一年到了會考的時候,我都會注意英文和數學的會考題目,兩者實在都不容易。比方說,以今年會考的英文題目來看,第26~27題的題目是遊戲的規則,然後要看了以後回答到底誰贏了。這實在令我搞不清楚到底是考英文還是智力測驗。我總希望我們的會考裡面有一些基本題目,理由如下: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26) 我慶幸自己不是現在的年輕人〉

教育專欄 (22) 博幼基金會拋磚引玉的成人教育

博幼基金會的主要工作是替小孩子補習,可是我們也有一種想法,那就是應該提高偏遠地區一般人的水準。當然,我們沒有辦法幫助年紀非常大的人,可是中年人應該是可以幫助的,所以我們一直在非常偏鄉的地區,給當地的成人英文和數學上的教育。這些教育是相當基本的,可是對於很多偏鄉地區的人們來講,這是有益的。他們學會了最基本的英文文法,寫簡單英文句子的時候不會犯錯,也會看簡單的英文文章。數學方面,我們也有很基本的教育。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22) 博幼基金會拋磚引玉的成人教育〉

教育專欄 (21) 圖靈給科技教育界的啟示——教授應該多向工程師學習

我們學計算機的人都知道圖靈(Turing),圖靈獎等同於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有一個名詞叫做圖靈機(Turing Machine),是我們這一行都學過的,可是說實話,很少人懂得圖靈機是怎麼一回事,因為圖靈機是一個數學上的觀念。圖靈雖然現在被稱為計算機之父,在他寫圖靈機論文的時候,也並沒有很明白地談到計算機,可是在他的論文中,他至少提出了四個觀念:(1) 他指出所謂的cpu(中央處理器),(2) 他指出我們可以寫程式,(3) 他指出世界上有所謂的記憶體,(4) 他指出程式可以放入記憶體。妙就妙在這些都是盡在不言中,圖靈從來沒有把這些觀念講清楚過,可是他的想法奠定了計算機的基礎觀念。在早期人們將計算機叫做可儲存程式的計算機(stored program computer)。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21) 圖靈給科技教育界的啟示——教授應該多向工程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