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領導內行,考生前途……天知道!

這次大學指定考試,說起來是順利完成了,但是考生們怨聲載道,游院長曾經一度力挺大考中心,然後又由行政院發言人出面澄清,說以後要訂出「雨量標準」來決定能否舉行大考。我本來不想對此事說任何話的,但是聽到了雨量標準,我覺得政府的高官沒有抓到問題的重點,而且是外行領導內行,不知專業為何物,以後這類事情恐怕還會繼續發生。

這次大考,學生們在風雨中和大水中應考,有兩個基本的原因:

一、大考能否舉行,不該取決於停課與否,因為這兩件事是完全不相等的。

二、聯招會不見了,一切由大考中心主任決定。

首先要談停課和大考之間的關係。假設有某個縣長決定要上課,某位家長發現窗外風狂雨急,他可以乾脆向學校請假,但是大學指定考試,要考就是要考,誰也不能請假的。

假如在風雨中,忽然停電,教室外天昏地暗,教室內沒有電燈,孩子們看不見書本,老師一定會改變上課方式,叫同學們輪流對某一個議題發表意見,也是一種教育;但是大考就不同了,假如停電,考生們一定怨聲載道。有一次,台北下午常有的雷雨造成了一個考區停電,雖然時間很短,家長仍然抱怨。當時的聯招會主任委員還要親自出面處理這件事。

其實,大考最怕的仍然是大風,試想如果試題紙或者答案卡被風吹走,怎麼辦?如在考試開始之前,有某一間教室的窗子沒有關好,有一張試題紙吹到了窗外,如果監考的老師並未察覺,而被一位考生看到了,這一下才精彩呢!

總之,我們不能將能否舉行大學指定考試和是否要停課混為一談。極有可能,我們可以上課,但不能舉行指定考試。硬要學生涉水去考試,如果有位同學在水中滑了一跤,文具盒流失,准考證損毀,都會使他的權益受損。這批同學,在小腿甚至衣服全濕的情況之下應考,如何能夠叫他不抱怨。

既然這種指定考試的舉行與否不能由縣市長來決定,那麼該由誰來決定呢?當然是由各個考區主任決定,考區主任都是由大學校長擔任,他們當然會知道考試能否進行。這些考區主任也都有熱線和大考的負責人聯絡,只要一通電話,就可以使大考的負責人知道該怎麼辦,至於教育部部長只能表示一些意見,在尊重專業的原則之下,一切都交給大學校長們來作決定。大學指定考試,是為了大學選才,他們當然要負起這個責任,將責任丟給縣市長,是不通的。

這次大學指定考試,大家指責大考中心的代主任,這也充份顯示了目前這種制度的缺失。在過去,我們有聯招,聯招會由大學校長所組成,聯招會主委當然也是大學校長,一切決定,都由他一手包辦,但他的助手就多了,學校裡的副校長、教務長和院長都可以提供意見,他也隨時可以以電話問問其他校長的意見,做出來的決定當然比較有份量。

現在聯招其實是名亡而實存的,目前的大學指定考試,有統一的命題,統一的考試方式,統一的分發方式。對於考生而言,這不是聯招是什麼?為了要表示我們有教改的決心,我們使聯招的名義走入了歷史,而讓聯招的實質活生生地存在。同學們仍然補習,家長們依然緊張。但是聯招會,換成了一個招聯會,聯招會主任委員的角色,改由大考中心主任擔任。大學聯招是一件大事,做得不好,一定挨罵,這種責任,要大考中心一肩扛起,公平嗎?

有一年,聯招時刻,碰上了颱風襲擊金門,考題和考卷運不到金門,當時的聯招會打電話給國防部長,部長正在中研院參加一個典禮,但也立刻安排了一架軍機將監考的老師和考卷等等送到了澎湖,再由一艘軍艦轉送金門,由於風浪太大,只有三位最重要的試務人員由當地的海軍接上岸,所有的資料也都上了岸,其他老師則在大吐特吐的情況之下回程,但是聯招如期舉行。

如果這種狀況在現在發生了,就要由大考中心主任來求救了。我相信事情恐怕無法如此順利的。大學聯招絕非易事,目前的制度,廢止了聯招之名,卻又行聯招之實。大考中心主任一個人面對種種複雜的狀況,不可能把事情辦好的。社會指責大考中心主任決策不當,也有失公允。

容我作一大膽建議,既然聯招實質存在,何不勇敢地面對現實,恢復聯招制度。有關聯招的決定,一切都交由聯招會決定,政府的其他部會,只要協助聯招會就可以了,聯招是為了大學招生而舉辦的,大學校長們當然要負全責,他們也有經驗,不會犯太多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