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英國公投主張脫歐的大將是強森議員(Boris Johnson),此人非常像美國的川普,講話的內容和姿態也像川普,非常有魅力。公投的結果宣布以後,他並沒有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反而低調地發表了一個聲明,其中一句有名的話是「不要立刻拉起吊橋」。
歐洲古時候有很多古堡,古堡都有護城河,要進入古堡,吊橋必須放下,如果吊橋拉起,古堡就與外界完全斷絕關係。所謂「不要立刻拉起吊橋」,顯然意思是說不要急忙地與歐盟斷絕關係。為什麼他要如此說呢?有人說他根本一直以為公投不可能脫歐的,他不過是鬧著玩玩,如果輸掉了,他也不在乎。沒有想到他贏了,這下事情鬧大了,因為英國必須和歐盟談判,如果條件不好,也就無法脫離歐盟了。
這次公投,英國的弱勢階層多半投脫歐,強勢階層多半贊成留歐。英國的市場調查將英國人分成七級,第一級是極少數的高級富人,被稱為上流階層(Upper class),這種人只佔2%。其他的人分成六級:
A級:高級管理及專業人士
B級:中級管理及專業人士
C1級:較資淺的管理及專業人士
C2級:有技術的勞工
D級:一般勞工
E級:靠社會福利維生的人
一般說來,英國媒體常常說英國有兩種階級,ABC1和C2DE,前者比較有錢,後者比較窮。這次公投,ABC1多半贊成留歐,C2DE多半贊成脫歐。其實弱勢階層也並不真正的痛恨歐盟,但是他們最近生活得不太好。英國政府是保守黨的政府,所以施行撙節的財政政策,當然會減少社會福利,這對英國窮人極為不利。現在首相贊成留歐,他們就贊成脫歐,脫歐變成了他們表示不滿的一個方法。
英國的這種現象已經很久了,英國的上層社會非常不能了解弱勢社會人士的想法。英國投留歐最多的地方都是ABC1多的地方,如倫敦、劍橋、牛津、愛丁堡、卡迪夫(Wales的大城),這些地方都有大學。
還有一點最值得注意,那就是英國的年輕人多半投留歐,但是老年人多半投脫歐,這使得年輕人對老年人極其反感。有些年輕人甚至宣稱,以後在公車或火車上絕不對老年人讓座。
這次公投的一大議題乃是移民問題,老年人多半對來自外國的移民有點厭惡,尤其不能接受伊斯蘭教徒移民。可是年輕人常到外國去旅行,他們很容易和外國人相處。英國老年人有些人仍然懷念大英帝國的光榮,英國曾經擁有大批的殖民地,包含印度,現在沒有了。英國過去曾經想推行它的度量衡制,但是現在的科學家採用了法國的公制。英國老年人會常提到噴火式戰機,因為這種戰機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曾經打敗了德國的戰機。但是年輕人對於大英帝國毫無感覺,他們也習慣用公制,更不知噴火式戰機為何物。真想不到英國的代溝如此嚴重。
究竟英國會不會真正脫歐,我當然沒有資格做任何的預測。可是我覺得大概是做不到的,因為英國不可能片面的宣布脫歐,畢竟英國是一個大國,必須遵守國際的約法。英國政府現在要啟動談判的機制,如果英國得到非常好的脫歐條件,而且這個條件也是歐洲議會同意的,英國就脫離歐盟了。可是誰都知道英國不可能拿到好條件,它沒有這個本錢。所以如果談判不成,也沒有辦法。
這次公投其實並沒有法律的效應,英國政府是國會控制的,國會如果否決了公投的結果,一切都白搞的,因為公投不過是建議而已。英國的議員幾乎都是贊成留歐的,他們都是所謂ABC1階級。英國也不可能大選,因為大選要由國會同意,但是國會多數黨不可能鬧革命。現在已經有人有意願提出要否決公投,蘇格蘭也有這種想法,不知道英國國會議後會怎麽做,一切都要看他們了。
這次公投的結果,工黨面臨分裂的危機,因為很多英國工黨議員不滿意工黨領袖在公投事件上不說話。當然這位領袖是不會贊成脫歐的,但是他又滿心不願意站在保守黨領袖的那一邊,和保守黨領袖共同作戰,我們可以說他想的是工黨的利益,而完全不管國家的利益。沒有想到的是,他得罪了所有的人。
公投最大的受害者乃是世界上的有錢人,40位世界首富一夜之間損失了1270億美金的財產,這當然是因為全世界的股票都大幅掉落。對於英國的窮人而言,他們根本不在乎,因為他們多半沒什麼股票。但是全世界的政府不能完全不理股票市場的,所以我們可以說我們這個世界的確有問題的,而這個問題和民主國家內的貧富不均問題有很大的關連。菁英份子對世界是有貢獻的,但他們現在常常被人認為是既得利益者,而菁英份子最大的問題在於對弱勢團體漠不關心,也不了解他們。但是畢竟弱勢團體也有投票權,所以菁英份子常常會對於投票結果大吃一驚。恐怕下一場戲將在美國上演,美國的菁英份子又可能會無法了解投票的結果。
歐盟是一個強大的組織,比方說通訊方面的歐規就是歐盟制定的。歐盟對環境保護有很多的規矩,全世界好像都要遵守。中國最近對歐盟推銷它們的廉價鋼鐵,這對英國有很大的影響。英國如果單獨和中國談判是很困難的,可是歐盟和中國談判,中國一定要注意,所以英國的菁英份子是知道歐盟的重要性的。
最新的消息,強森經過強烈的脫歐運動以後,在報上發表文章,強調英國永遠是歐洲的一部份,永遠要和歐洲保持密切的合作等等,但是也不要再遵守歐盟的一些不合理的規定。如果由他去和歐盟27國談判這個條件,他一定會發現事情不是這麼簡單,哪有這種可能只佔盡好處而不接受任何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