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欄 (33) 我們博幼孩子的英文不錯吧

我們都知道,我國有教育上的城鄉差距。我們博幼基金會成立的目的就是希望拉近這個差距。六年前,我去南投縣信義鄉看我們的課輔情況,就有一個小男孩英文表現得不錯,現在他已經是國二升國三的學生,請看他最近翻譯的兩篇文章。我覺得他已經不錯了,希望大家給我們博幼基金會一些掌聲。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33) 我們博幼孩子的英文不錯吧〉

教育專欄 (32) 不要忘了師生關係的倫理

最近勞動部把大學的一些工讀生、助理等等區別為「僱用型」和「學習型」,「僱用型」的助理都應該被認為是勞工,因此應該享有勞工的權利。這是出於法律的觀點,就法論法應該是沒有錯的,可是我也希望大家知道,學生在學校裡享有一種特別的地位,那就是他是一個學生。學生和老師之間有師生關係,這個關係不是根據法律來的,而是根據我們國家的傳統倫理。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32) 不要忘了師生關係的倫理〉

教育專欄 (28) 教育部這樣做,對得起學生嗎?

根據最新的新聞,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公佈最新的測驗結果,我國學生的數學能力在全世界是第四,僅次於三個國家,分別是上海、新加坡和香港。必須注意的是,這三個單位都是城市,中國大陸始終不肯將全國學生做一測驗,所以我們幾乎可以說我們是世界第一,因為我們有鄉下的學生也參加測驗。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28) 教育部這樣做,對得起學生嗎?〉

教育專欄 (26) 我慶幸自己不是現在的年輕人

每一年到了會考的時候,我都會注意英文和數學的會考題目,兩者實在都不容易。比方說,以今年會考的英文題目來看,第26~27題的題目是遊戲的規則,然後要看了以後回答到底誰贏了。這實在令我搞不清楚到底是考英文還是智力測驗。我總希望我們的會考裡面有一些基本題目,理由如下: 閱讀全文〈教育專欄 (26) 我慶幸自己不是現在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