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專欄 (13) Kipling詩的翻譯

我曾經將Kipling的詩介紹給各位,整首詩如下:

“Oh, East is East, and West is West, and never the twain shall meet,
Till Earth and Sky stand presently at God’s great Judgment Seat;
But there is neither East nor West, border, nor breed, nor birth,
When two strong men stand face to face, though they come from the ends of the earth!”

我也請了三位教授翻譯,三位教授的翻譯如下: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13) Kipling詩的翻譯〉

國際觀專欄 (12) 阿美尼亞人的悲劇

阿美尼亞人是亞洲中部的一種民族,他們都是基督徒,幾乎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基督徒,相當多的人一直住在現在土耳其境內。1915年的時代,土耳其是奧圖曼帝國的一部分,奧圖曼帝國信仰伊斯蘭教,所以當年奧圖曼帝國便展開對阿美尼亞人的大規模殺害。阿美尼亞人被殺害的確切數目無法得知,最少是一百萬人,最多是一百五十萬人。壯丁大多數被殺,老弱婦孺被強迫離開奧圖曼帝國,可以想見他們在離開的途中,有人因此而死亡。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12) 阿美尼亞人的悲劇〉

國際觀專攔 (11) 肯亞大批基督徒被殺害的問題

上週日是全世界基督徒所慶祝的復活節,就在復活節前夕,有槍手進入肯亞的一所大學,雖然有相當多的人被綁架,但是伊斯蘭教徒都被釋放,剩下的全是基督徒,一共有150人左右的基督徒被殺。這件事充分顯示了我們人類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在伊斯蘭教徒和基督徒之間的確存在了相當大的仇恨。當然這個仇恨並非是所有教徒的仇恨,但是這個仇恨之巨大,實在是不容忽視。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攔 (11) 肯亞大批基督徒被殺害的問題〉

國際觀專欄 (09) B展覽在法國的遭遇

法國曾經有過一件事情,那就是查理週刊因為畫了有辱穆罕默德的漫畫而遭受到殘殺。這件事情引起全世界的注意,法國人認為表達自己想法的權利是非常神聖的,因此如果一個人要畫一個漫畫,不論所畫是何人,都有此權利。伊斯蘭教徒是不喜歡人家畫穆罕默德的,可是相當多的人認為我們仍然有畫這一類漫畫的權利。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09) B展覽在法國的遭遇〉

國際觀專欄 (08) 德國德萊斯頓(Dresden)的大轟炸

二月十三日德國德萊斯頓舉行一個紀念儀式,因為七十年前這個城市遭受到英美空軍的大轟炸。在1945年的2月13日,英國出動722架轟炸機,美國出動527架轟炸機,投下3900噸炸彈,其中有大量的燃燒彈,燃燒彈爆炸的時候,會有汽油跑出來,造成全城大火。人們如果被燃燒的汽油碰到,當然就會著火,很多人跳到河裡去,結果整條河變成了燃燒的河。這個轟炸連續37小時,其實當時德國一定會被打敗,蘇聯的軍隊已經非常靠近德國邊界。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08) 德國德萊斯頓(Dresden)的大轟炸〉

國際觀專欄 (06) 誰是基督徒?

前些日子有人和我聊天,他問我是不是基督徒,我說我是的,我是天主教徒。對方立刻回答說我不是基督徒,天主教徒怎麼會是基督徒?我相信這是一個國人常常會搞不清楚的事情,比方說,如果有人說他是東正教徒,那恐怕更加多人不知道東正教徒也是基督徒。甚至於在中國歷史書上提到的景教徒,其實現今仍然存在,也是基督徒。恐怕也很少人知道埃及有科普特教徒,這也是基督徒。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06) 誰是基督徒?〉

國際觀專欄 (05) 博科聖地的勝利

西方國家最近在巴黎發生十二人被殺事件,就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幾百萬人為這件事情舉行大遊行。但是同一時間,在奈及利亞,當地的博科聖地攻佔了一個城 市,一口氣殺死了150人,屍體都被丟入河流。奈及利亞的總主教發表一篇很痛苦的聲明,他說,西方國家完全忽視了博科聖地的問題。 閱讀全文〈國際觀專欄 (05) 博科聖地的勝利〉